足迹
金牌执行律师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二章 快乐的大学生活(第1页)

大学四年的法律学习生涯是很枯燥的,特别是那一本本与砖头一样的法律书籍,里面的内容晦涩难懂,并且法律语言婉转起伏,说不动就来个回马枪,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要认真体会,不然的话,可能改动一个字或者一个标点符号,这个法条的意思就完全不一样。比如说,在借贷合同纠纷中,合同中“今借xx元”与“今借到xx元”,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意思,今借xx元,表示的是我借xx元,但是我是否借到,这就需要债权人举证,转账记录、在场人证明,如果没有足够的证据,光凭这几个字很难认定借贷法律关系的成立。但今借到xx元,含义就不同了,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我借了xx元,二是我已经收到我所借的xx元,所以这个证据就比较完善了,除非债务人能够拿出证据证明不存在这个事,但是是非常困难的。再比如,很多自然人之间的借贷,都是打个电话或者发个微信、信息形成借贷法律关系,债权人碍于面子没有提利息的事情,那么在审判过程中,债权人主张债务利息就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

所以,在这四年中,我天天抱着大部头的法律书籍穿梭在教室、图书馆、寝室,这里既有我们必须要修的法理学、民法学、刑法学、中国法制史、世界法制史、商法学、经济法学、商法学。。。。。现在想来就很头大的几十个法律学科,这些书还仅是开胃菜,由于法律经常修改,要随时关注最新的法律动态,不然的话等你毕业的时候你的法律知识已经滞后了,就比如,当时民法领域还没有出台民法典和物权法,学习的民法学主要是民法通则以及司法解释,还有一些民法领域的单行法,侵权责任法等等,在我毕业没多久,物权法就出来了,很多地方推翻了民法通则及相关的法律司法解释,我现在还记得,民法学那本书还着重论述了典权,这个是中国自古以来独特的民事法律制度,在民国时期以及我国台湾省还在使用的一种物权,但是在我国的物权法以及之后的民法典就没有采用这种法律制度。另外,学习法学,不能只在法律的知识体系框架中打转,法律是在近代才从政治学中分离出来,两者不可能完全分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要学习政治学、哲学等相关政治学内容,那时候,最喜欢读的就是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以及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等。

又由于法律是需要要语言表达出来,既包括书面上的文字,也包括口语,要想精炼的用法律的语言表述出法律事实、法律关系、权利责任等,需要大量反复的练习,文字方面就是练习写法律文书、论文,口语就是辩论赛,文字方面没什么好说的,积累的多就能写出来,积累的少就写不出来,口语既要有充足的知识储备,同时也要有快速应变能力,能够抓住对方的漏洞,从而击破对方的论点论据。法学的学习真的很枯燥、繁琐,但同时也很充实,如果现在有机会让我重回大学再次接受教育,或许能够弥补我的不少遗憾。

现在提笔回溯大学的时光,很多记忆都模糊了,记忆中印象比较深刻的一件事情是在大学期间,我们搞模拟法庭,就是模拟法庭的庭审程序,我呢那个时候体重虽然下降了不少,但是身高体重还是有点高,很荣幸的被选为犯罪嫌疑人。

我穿着橘黄色的小马褂,戴上手铐,坐在被告席上,成为了一名犯罪嫌疑人,这个案件是个抢劫案,准确的说是盗窃转化为抢劫,大概剧情就是小偷在路上偷被害人口袋里的手机,在盗窃得手后,准备扭头离开的时候,被害人发觉了,就和小偷撕扯,小偷趁其不备,一使劲挣脱了,然后扭头就跑,被害人在后面追,追了一段时间后,小偷跑不动了,从怀里掏出了一把很小的水果刀对着被害人,被害人一看对方亮出刀了,就不敢追了,然后小偷就逃离了。

因为读大学吗,没有太多社会的历练,所以模拟的案件基本上都是刑事案件,刑事案件相对民事案件没有这么多的弯弯绕绕。这个案件不复杂,控辩双方在法庭上展开唇枪舌战,围绕着盗窃怎么转化抢劫,罪轻罪重等问题进行辩论,现在回想起来也觉得很有意思。我呢,作为被告,在在旁边慢慢的听着,在最后陈述的时候,我的陈述意见大意就是,我是被屈打成招的,说我从怀里掏出小刀,这个小刀在哪里,侦查机关和检察机关并没有拿出水果刀这个关键证物,也没有证人证明,仅凭受害人的言辞证据就要定我持刀,这从事实和法律上是说不过去的。

这一下子把控辩双方给说的愣住了,没想到这个问题啊,只看剧本上是说有这个事情,受害人和被告都认可,但确实没有水果刀这个关键证据。最后还是扮演审判长的同学,来了句,本次庭审休庭。。

本来,法学本科得在毕业后才能考司法考试,但是在2008年恰好放开在校法学本科生考司法考试,在一众同学忙着考研、考公、找工作的时候,我选择了准备司法考试。由于准许在校学生考司法考试的通知下发的比较晚,我只有短短的3个月时间准备复习。那个夏天我留在大学,没有回家,在大学准备国家司法考试。为了能够提高通过率,我也报了一个司法考试辅导班。当然那个时候自己还是穷学生,虽然父母是工人,但也没奢侈到花上几万元去报线下包过班,也就是花了几千元报了视频班。从早到晚学习,看完视频,复习要点,做真题、模拟题,一遍视频不会,再接着看一遍,题目错了一题,反复重新做。那个时候,大学的宿舍和教室是没有空调的,也就是配个电风扇,而且还是那种吊在房顶的小吊风扇。白天在教室里复习还好,主要是晚上热的实在睡不着觉,为了能够凉快些,就拿个凉席和枕头到走廊打地铺睡觉,因为走廊比较凉快些,四面透风,但是就是蚊子多。现在回想起来,年轻真好,或许这就是青春的激情吧。

经过3个月的辛苦和2个月的漫长等待,2008年深秋,当我在司法部网上看到427分的成绩,我激动的泪流满面,这快半年的辛苦付出,终于有了成果,这也是我走上律师执业生涯的重要一步。国家司法资格考试考的有十余门课程,法理学、法制史、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经济法、商法、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即使到现在,我还记得当时复习的学科,或许这就是永远的记忆。

查到国家司法资格考试分数的当天,我就将这个喜讯分享给了老舅,至今,我还记得当时的场景,老舅听了我的喜讯后,高兴的道“真不愧是我的外甥,有你舅的聪明才智,我一开始还做好你考个两三次才能通过的准备呢。现在你通过考试,等毕业后应该就能去办实习律师资格证,到时你到我所里来,和你老舅一起打拼。”

“我才不去您那呢,您那就小猫两三只,我还是想留在沪东市闯荡闯荡一番,说不定我能闯出名堂,就不回松江市了。”

“如果你毕业想先在沪东市闯一闯,老舅支持你。你可以先试试,如果不好闯,你再来我所里,给老舅帮帮忙。”老舅听了我的话后,在电话里沉思了半分钟开口说道。

“那咱就说好了,我如果在沪东市混好了,您来沪东跟着我,我带你在沪东打拼,如果我在沪东待不下去,我还得去您那。”我开玩笑的对老舅说道。

“我还是那个意见,尊重你的选择,年轻人有机会有时间闯荡一番,如果你发现事不可为,就麻溜的来你舅这,别在乎面子不面子,我是你老舅,你小子光屁股的时候就跟老舅混的。”老舅笑着在电话里说道。

现在回想起来,其实老舅知道,一个还算不上律师的实习律师在陌生环境打拼是多么的困难,直到碰的一鼻子灰,才知道这个社会的残酷。

本站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