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纨绔夫君的内阁之路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9章(第2页)

念儿,这天下没有真正的安稳和平安,只有坐上了这把椅子,方才能决定自己的生死。"刘昆。"皇帝突然唤了一声。刘昆忙上前,“奴才在。”

“拟旨吧。”

打下这江山,能安稳地坐上二十年,其中的艰辛和不易,没人能比他更有体会。一国之君乃万民共扶,自己付出了多少辛苦才换来了天下苍天的安稳,谁也不能破坏,包括自己的

儿子,也不能。

刘昆弓腰:“是。”

皇后元氏听说皇上已经面见了谢家三公子,脸色一阵发白,急急忙忙赶过来,刘昆扶着皇上刚从御书房出来。

见到皇上的神色,心头便“咯噔”一沉,小心翼翼地问道:“陛下,可是延儿他又惹陛下生气了……"

不等皇上回答,皇后又急声道:“那孩子自幼在陛下身边长大,对陛下的父子之情胜过了君臣,要是他有什么不对之处,陛下是他父亲,把他叫到跟前来,好好说教,他定会听陛下的话。"

皇上摇头,冷笑一声,"说教?朕怕是没那个本事了。"

皇后脸色一变,忙拽住他衣袖,颤声道:“陛下,陛下是他的亲生父亲,儿子错了,父亲不教,谁还能教,他不过是一时糊涂,陛下……"

"一时糊涂?"皇上冷哼一声,厉声道:“假造圣旨,挑拨战事,扣押军粮,他眼里可有朕这个父亲?可有天下苍生,黎民百姓?"

皇后“噗通"一声跪在地上,“陛下,他已经知道错了,都怪臣妾,舍不得管教,陛下把他叫回来,臣妾定会好好训斥……"

“晚了。”皇上声音一软,仿佛熬尽了全身力气,"你要是之前有这个觉悟,他也不至于走到今日这个地步,朕教不了他一辈子,你也不能。他从小日子过得太好了,不知何为艰辛,何为民生,沉迷于权术,不行储君之责,怎能行诸君之权,借此机会,让他自己好好反省吧。"

这话是何意?

皇后元氏一慌,拽得更紧了,“陛下,他可是您唯一的儿子啊……”

皇上转头看向她,"所以,你的意思是,不管他做了何事,是不是昏庸无能,朕别无选择,都得将这天下交给他?"眼中突然闪过一丝厌恶,“别再逼朕追究你元氏一族,太子为何走到今日,你身为母后,也当好好自省,好自为之。"

皇后一愣。

皇上抬手从她手中抽出衣袖,扶着刘昆的胳膊,头也不回地回了寝宫。

翌日早朝,众臣子早早便到了大殿之外,等候开门朝拜。

气氛与前几日突然转了一个风向,元相立在一旁,面上

再无半点轻松,神色凝重,眼袋下一片清淤,一看就知道昨夜没有睡好。

这回换成杨将军主动前来同他搭话了,"哟,元相这是怎么了,昨儿没睡好?这世上还有元相难眠之事?"

元明安岂能看不出他的嘲讽,转过头,不想搭理他。

杨将军却没放过,凑过去悄声道:“听说谢家公子昨日到了东都,许指挥去接的人,在南城内还遇上了刺客。”摇头咋舌,"也不知道谁这么大的胆子,这不是公然抗旨,不把陛下和太子放在眼里吗。"

元明安脸色越来越难看,"杨将军前几日不是才生了一场大病吗,怎的,吃了什么救命药,突然意气风发了?"

杨将军笑了笑,“我那外孙昨日也回来了,托陛下的福,安然无恙,可不就是救命药吗。”元明安额角两跳,脚步索性往旁边挪了几步,懒得再理他。

温大爷也在队列之中,暗中一直看着元相和杨将军的方向,心中一阵忐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