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楚新皇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一章 新式炒菜2(第1页)

回到了卧室,春兰问:“殿下,我们什么时候去食堂吃饭?”

项忠神秘一笑,说:“我们稍晚一点儿过去,我给食堂的大厨说了,让他给我留给火。晚一点儿过去以后,今晚我给你做,你从没吃过的菜。”

春兰不信的说:“殿下,除了上次见你烙饼,我就没见你做过饭。你不会是在骗我吧!”

项忠摇头说道:“我做的这菜需要新定制的炊具才能制作,现有的炊具是制作不了的。不信,你等下尝尝本公子的手艺,就知道本公子会不会做菜了。”其实,项忠心里也没底,因为前世做菜有一个重要的调料,此时还没有,缺了这味调料,项忠的手艺要打一半的折扣。

什么?你说没有辣椒。不是这个调料。因为中国很多菜都不用辣椒的啊。你问我项忠缺了什么,让他手艺打了折扣?其实是一种中国本土的调料,不是你们想的进口货。好吧,就是酱油。

那位说什么?番茄炒蛋不用酱油?你上来一下,给大家展示一下这个时代,大楚国的番茄是什么样子的!哼哼,番茄项忠肯定会拿出来的,但绝对不是现在。至于酱油,项忠还是准备立足于这个时代,用现在能实现的技术制造出来。

于是,项忠和春兰两人,一人在里间,一人在外间,每人都捧着一卷竹简读着,等待用餐高峰的过去。直到太阳落下,房间里暗了下来,再也看不清竹简上的文字。项忠掏出手表,看了一下时间,已经是七点多钟了。

这是,春兰端着烛台走进来,准备替项忠点燃屋里的蜡烛。项忠对她说:“不必了,我们现在去食堂吧。”

二人走到外间,项忠接过春兰手里的烛台,吹灭了蜡烛,将烛台放在窗台上,拉着春兰的手走出了屋子。

到了小食堂,吃饭的人早已散去。听到脚步声,坐在案几旁百无聊奈的张大厨抬起头,看到是项忠他们进来,连忙起身相迎。张大厨恭敬的对项忠说道:“殿下,你们来了。”

项忠环顾四周,问道:“这个时候应该没有人了吧?”

张大厨答道:“是的,殿下。按正常,这个时候,我们也应该关门了。”

“那你就去把门关了吧!”项忠如是说道。

张大厨忙不迭的关了小食堂的外门,然后带着项忠和春兰二人,进了里面的操作间。

项忠虽然穿越过来差不多快一个月了,但也只在家中进过两三次厨房,对于这个时代的灶,并没有太多的关注。今天在这里做饭,才仔细观察了一下现在使用的灶具。

其实,项忠对于这个时代的灶具并不陌生,毕竟是科班出身,并且考古学上对于中国古代灶具的发展已经是研究的相当透彻了。但传统考古学上对历史上汉代灶具研究,只要依据的出土的陶制灶具明器、汉墓壁画等材料,汉代真实的灶具发现的并不是很多。所以,项忠对于这次近距离的观察大楚灶具的机会,还是十分珍惜的。

通过观察,项忠发现大楚现在使用的灶具,和考古研究所得出的秦汉时期灶具形制,如出一辙。比如这间小厨房里的灶有四个,主要有三种类型。

一种是,灶体平面呈长方形的长方形灶,但上方的火眼数量有两个或者三个,下面的火门只有一个。这与后世基本一致了,要知道早期的灶是有几个火眼就有几个火门的。

第二种则是,灶体平面呈梯形的梯形灶,厨房里的这个梯形灶有三个火眼,灶体两侧还各带有一个水缸。项忠知道,小食堂里的这种三眼灶并不多见,民间常用的反而是只有两个火眼的两眼灶。

最后一种则是,灶体平面设置烟囱的部分呈圆形,后半部分呈方形的前圆后方灶了。这种形制的灶应该刚刚出现,还未普及。至少,项忠的府上还没有使用这种改进型的灶台。小食堂里的这个前圆后方灶,相比之前的灶,做了两大改进,一是,加装了烟囱;二是,火门由原来的及地变成了不及地。这两项改进,都可以增加灶膛内柴草的燃烧,提高柴草的燃烧效率。

但项忠还知道,即便是现在最先进的这种前圆后方灶,仍有巨大的改进空间。甚至还可以向柴煤一体型灶具方向发展。至于后世广泛推广的沼气池,现在也可以在关中地区推广使用。因为现在,关中地区的温度要比项忠穿越前的时代,年平均气温要高两三度,所以,现在的上林苑内到处还可以见到竹子。

张大厨见项忠仔细地观察着一个个的灶台,也不打扰项忠,只是站在一旁看着。等项忠把所有的灶台都看完了,张大厨才小心地问项忠:“殿下,你准备用哪个灶台?”

项忠指了指靠里面的那个前圆后方灶,说道:“就用它吧!”

其实,项忠想错了,食堂里的这个前圆后方灶起止是还没推广呢,现在的这个世界上,目前还只有这一个这种改进型的灶台。连这个灶台也是刚刚砌筑不久的。

张大厨见项忠通过观察,一眼就选定这个改进后的灶台,挑起大拇指说道:“殿下果然慧眼识珠,这台灶是小的才设计出来的,相比其他灶具要好用的多,火力更猛,但也更省柴草。”

“什么!你说这个灶台是你才设计出来的?”这下轮到项忠不淡定了,虽然他知道这种改进型的灶出现在汉代,但他以为这种灶原本灶就应该出现了,绝对没想到,在这个时空之中,竟然是在秦朝灭亡百年之后才出现。

“是啊!此事李榕大人也知道啊!”张大厨连忙说道。

项忠摆了摆手,说:“我没有别的意思,只是觉得此灶虽然没有推广开来,但应该是早就有的。但没想到,却是你发明的。看来,你还真的有点本事。想不想调到本殿下身边来啦?”项忠就像一个坏蜀黍诱惑小女孩一样。

因为,项忠来到这个世界,现在进行技术革新,最需要的就是张大厨这种具有潜质的革新能手。不然,就靠他一个人,这个技术革新事业恐怕很难进行下去。

张大厨为难的说:“可是殿下,我大字不识几个啊。怎么能做公子的幕僚呢?”

项忠哑然失笑,说道:“本公子不是请你做幕僚,而是想在这上林苑建立一个技术革新研究部门,专门进行像改进这个灶台这样的工作。我看你有点潜质,就想让你过来。”

“哦!但不知殿下你那什么部门,现在有几个人啊?”张大厨纠结的问。

“嗯!现在就你一个人!”项忠毫不脸红的答道。

“什么?就我一个人?”张大厨更不淡定了。虽然在这个食堂,他只是一个厨子。但好歹也是这个小食堂二十几个厨子里的头,离开这里投奔项忠,只能做光杆司令了。

项忠继续诱惑他说:“张大厨,虽然那边现在还没有人,但你最早过去,你觉得你以后比那些后进入的人,地位如何?”

张大厨听了项忠这话,眼前一亮,猛地一拍大腿,说道:“殿下,那我就答应了。只是,我什么时候能调过去啊?”

项忠笑着说:“不急。此事我明天先和李榕大人通个气,然后再禀告陛下。陛下同意之后,你就可以调过去了。”

张大厨听说还有这么麻烦,刚刚兴奋起来得心情,又低落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