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被风吸引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0章(第1页)

高一之后,韩启报了学校的特长班,学画画,准备以后考艺术类大学,专攻摄影。

当时他的成绩,用文化分考清华是没问题的,可韩启已经考虑清楚,韩朔和徐杺自然是尊重他的决定。

韩启高二的那一年,韩朔的双腿终于开始严重抗议,最先发现的是徐杺,当时他们在酒店准备洗漱睡觉,可韩朔坐在床上一动不动。

当晚韩朔就临时终止了许多活动,次日一早从国外直接回国。

那天韩启接到消息心急火燎地回家,就看到大厅内韩朔聘请的理疗师正在给韩朔做大致检查,徐杺就坐在韩朔身边,握着韩朔的手,虽然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可那双眼却紧紧盯着韩朔的双腿。韩朔的面容和平时一般无二,只是那只握着徐杺的手一看就很牢,掌心之间没有一丝空隙。

看到韩启回来,徐杺叫了他一声。这时候韩启的身高已经过了一米八,遗传了父亲的优秀基因,甚至还有继续往上窜的迹象。可那身板还是纤细,这年纪的少年就像一颗茁壮成长的豆芽菜,看起来虽单薄,可身体里却像藏着无数可能。

韩启坐在母亲身边,手臂一伸揽过母亲的肩膀,徐杺一直僵着的脊背这时才像是微微放松了一点,然后渐渐靠在韩启的臂弯里。

理疗师检查地一头汗,然后安慰他们说:“没事的,看着是突发,但我之前已经预料到这种情况。做你们这行腿伤最严重的也不会到你们想的最坏的那种程度。我今天回去准备一下,明天过来我科室做一次治疗。”

徐杺点点头,张檬起身送理疗师出门。

韩启盯着父亲的双脚,虽然什么话都没说,可心底对于类似于“坚持”或者“信念”这个概念却愈发在心里扎根。

韩启第一次清楚地感觉到这个词的含义也是因为父亲,到后来,看着父母在他们的领域行走,他虽年少,却已经把某些东西牢牢记在了心里。

他心中最美好珍贵的品质,不是透过血脉中继承的,而是来自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人的言传身教。

徐杺从儿子怀里直起双肩,仿佛刚才那一会儿的脆弱只是韩启的错觉。徐杺握了握韩朔的手,淡淡地说:“让你不听我的。”

韩朔不说话。可之后的日子,却也肯放下工作,配合治疗。

第85章eighty-five番外:岁月静好(终)

韩朔的脚伤是陈年堆积出来的老毛病,虽然这十几年一直都有做治疗,但是他工作强度大,又是管理一个公司的人,自然要比周近他们要耗费更多精力,所以疗程也没有周近他们做的多。

可理疗师说的对,像韩朔这样的情况,再糟糕也不会瘸,就是之后的工作安排全部打乱,有小部分毁约正在谈毁约金,剩下的大头还是得咬咬牙挺过去。

幸好在做完几个疗程后韩朔的腿就好多了,最起码医生说没问题了,韩朔又捉紧时间,在这大半年内把活儿给做完。

这期间徐杺一直呆在他身边,连带着工作也边走边做。

韩启也随即进入高三。

作为准高考生,他心态平稳,上学期也跟着学校一起出去画室培训了半年,等再回到学校的时候,横幅上的“战胜高考”已经高高挂起,韩启进入了高强度复习阶段。

因为培训半年没有碰文化课,所以韩启一段考的成绩比大二的期末考下降了大概三十多分,可仍然排在全校前五十,艺术班第一。韩朔这一年工作明显减少,徐杺也有时间多在家里照顾他,韩启过起了高三走读的日子。

年三十这一晚,韩启班级聚会回来,刚进大厅就看到母亲手里拿着毛线球正打算给他织一件新毛衣,她身边有一件已经织好的成品,看那性冷淡的黑色,韩启撇撇嘴,知道那是给他爹的。

屋内明亮又温暖,张檬他们都各自回家了,这别墅只剩他们一家三口。

韩启放下斜挎包,坐到母亲身边,今天她出乎意料得安静,眼睛一直看着电视。

韩启好奇得也看过去,发现这是中央新闻的一个科技频道,好像是一个机器人大赛的采访。

母亲什么时候对这方面也感兴趣了?

韩启腹诽了一会儿,这时候记者终于采访到这个比赛的优胜者。

那家公司是日本出名的科技集团,主要研发智能机器人,他们公司的清洁小机器人在全球都很热销,并且很实用。

让韩启诧异的是,被采访的团队主策划是一名中国男人。

他看上去大概三四十岁,可除了眼角的细纹,整个人都意气风发的。他双手插在长袍的兜里,边笑边沉着应付着记者们的问题。

“这人好厉害啊。”韩启看完旁白对这个男人的简历介绍,忍不住对母亲感叹了一句。

然后他看见母亲笑着低头,重新开始绕稍微乱了一些的线球。

她柔声附和他:“是呢。”

这时候父亲洗完澡从楼上下来,刚好新闻已经转成下一条,他瞥了电视机一眼,进了厨房热糖水。

韩启见气氛有些微妙,乖乖帮母亲拿着毛线球。他看了看这漂亮的宝蓝色,嘿嘿笑着说:“妈,上次那件黄色的我同学都说我穿了好看。”

徐杺点了点儿子的鼻子,擦掉他不知道什么时候沾上的脏东西,笑着说:“年轻人就该穿点鲜艳的颜色,别像你爸似的,越老越爱穿黑白灰。”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