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玄学大佬回到豪门之后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82章(第1页)

“你们看见的,都是后边的注解,注解嘛,个人有个人的见解。”

像诗经,有三家诗、四家诗、毛诗等,毛事又有朱熹、郑玄等注解,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这一句话,后边人读,都有不同的想法。

“所以,我不觉得,功德剑是以人脊椎骨为剑身。”解鸣谦道。

天师盯着琼枝,觉得解鸣谦说的是对的。

周以前的记载,骨还是骨,琼枝是琼枝,没有将骨头称作琼枝的记载。

只是他们有一个疑问,“你怎么确定,这是周朝时的记载?”

解鸣谦无言了片刻,道:“那也比你们瞧见的早。所以,咱们现在该找的,是琼枝。”

“得了琼枝后,是以功德体蕴养,而非将功德体炼剑,你们的理解,完全是错误的。”

现代人血祭有怨气,非正道,难道古代就是正道了?

不可能的。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万物,并不分三六九等。

天师点头,“那琼枝,又具体是指代什么?”

解鸣谦顿了顿,道:“咱们应该不纠结琼枝是什么,而应该问,为什么要以琼枝为剑身,用玉髓、与雷击木等,可不可以替代?”

解鸣谦这个问题,让天师开阔了思想,“我觉得,琅玕为底,是因为琅玕能承载功德。”

功德无形,与信仰般,只有特殊之物才能承载。

比如神像,只能以木以土,功德,以琅玕。

解鸣谦连连点头。

这也是他考虑的答案。

“那为什么琅玕能承载功德?”解鸣谦又问,“它承载功德的原理是什么?”

“非人间物?”有天师试探着答道。

另有天师道:“法器,法器可载功德。”

“胡说,不是所有的法器都能载功德。”另一名天师直接辩驳,“只有一些特殊的法器,才能承载功德。”

比如国玺。

可载功德与国运。

天师纷纷议论,能载功德的有那些,最后得出一个结论,“玉。”

还得是有特殊意义的极品好玉。

有天师问,“和氏璧,如何?”

解鸣谦抬头望向那名天师,道:“和氏璧不是早失踪了?”

“还在。”那天师开口,“在墨家手里。”

第143章143

当年某个朝代亡国,乱匪打入皇宫,墨家弟子见势不妙,趁乱将玉玺从亡国皇帝手里偷走。

之后,本来是打算以玉玺为筹码,像新帝投诚,给墨家挣一个世代钦天监官位,但,还不等他们求见新帝,先遭到新帝的抓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