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圣母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2章(第1页)

蜀中都城因此被称作"蓉城"

村落闾巷之间,弦管歌诵,合筵昼夜相接。城中子弟,甚至大都不知笋子和芋头是长在树上。

乡野之中,也大都和歌安稳。

蜀中百姓,不识饥馑,久矣。

而蜀中的继任国主,更是沉溺于这一地安好的岁月里,虽非残暴无德之辈,却是歌舞升平,专心于各类词曲歌赋,艺术美人。

也因此,当夏军打到有十四万守军的蓉城前时,同样承平久矣的蜀军,不战而逃,纷纷溃败。

而国主孟旦对费夫人说:“我父子以丰衣足食养士四十年,一旦遇敌,竟不能东向发一矢!”

乾德三年元宵刚过,司空平章事李浩草表,孟旦自缚,出城请降。

盛沐其实听得懂夏语。她在军中策马的时候,经常听到夏军中有士卒肆无忌惮地以夏语讨论当时孟旦自缚出降时的景象,大肆嘲笑这位一国之主的懦弱。

他们以为蜀人听不懂。其实听的懂又如何?亡国之人,尔敢多言?

盛沐听费夫人与孟旦交谈时提起过支言片语。

孟旦与费夫人出蜀之时,见了那绵延数十里的芙蓉,孟旦只敢向费夫人泣道:"从今后,难见蓉城矣。"

携老扶幼的百姓远送国主,也都是垂泪不敢言。他们未必有多爱戴这位国主,然而孟旦虽爱奢华,却是性情较为平和,也不曾苛待暴政过蜀中百姓。何况,即便是山野之民,也知晓一国之主离国,是何等亡国的凄凉光景。

等夏军押送国主与夫人走远,才听到远远有蜀地民间歌谣传来,唱的是望帝杜宇。

费夫人经常在夏军行军稍稍停歇时,自孟旦怀里微微探出身子,侧耳静静听着什么。

这时候,孟旦也会有些木然地听着。

夏军不明所以,只道是蜀人怪癖。

盛沐看着杜鹃展翅重新没入了幽森的林木间,想起了杜鹃的传说,不由暗暗一叹。

她看了看前方的费夫人,这位艳绝尘寰的美人,一举一动都是大夏军中不疲的谈资。她听夏军在谈论过费夫人救她,起初大约是因为见不得蜀中的百姓女子被平白糟蹋。

她看了看道旁枝桠盘虬的林木,决定先随费夫人他们去大夏国都。

费夫人似乎身上有血色。蜀中也多精怪。这一路,可能会遇上什么不好的事。等费夫人他们平安到了大夏,她再走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