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良弓记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3章(第1页)

滕大人却不知道,他早就不是那个不想去争皇位,只想当富贵闲王避开所有一切的傻小子了。

“云雀,京里此时必是多事之秋,你敢跟我回去吗?”

“只要你答应我,这一路上你听我的安排照顾,让你吃你就吃,让你睡你就睡,好好把身子养好,刀山火海,我也随你回去闯。”

“殿下,县主,魏侯爷求见。”

“请。”二龙收敛了情绪,看向门口,只见穿着素白披风的魏侯爷走了进来,魏侯生得极好,白面长须,眉目俊美,就算是人到中年,仍旧身长玉立,不带一丝赘肉,与京里的魏侯夫人对比鲜明,偏生这样不搭的两夫妻却是京里有名的恩爱夫妻,两个人中间别说是侧室姨娘,连个得宠的丫鬟都没有。

“给殿下请安。”魏侯爷拱手施礼。

“给魏叔叔请安。”云雀起身施了个福礼。

魏侯看了眼云雀,他对云雀记忆不深了,只依稀记得她的孩子样,如今一瞧果然是个极标致的美女,却不似“传闻”中带着仙气或“妖气”,就是个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的丫头。

“县主一路辛苦。”魏侯问侯道,他看向二龙,“不知殿下几时启程回京?”

“明日便回。”

“此时前线正紧,欧阳琢的兵马和山里的土匪时扰袭……下官怕不能分兵太多护送……”

“魏叔叔不必替本王忧心,我与云雀一起坐她来时的船回去便是了。”

“这……”魏侯想了想……“县主您来时座得是官船,又挂着叶伯府的旗号,一路自是平安,只是锦官城中探子极多,您下了船怕是消息就已经传到了欧阳琢那里,再坐原船回去……恐生事端……”

“魏叔叔,您的意思呢?”

“我的意思是兵分几路,县主您的官船照旧离港返京,晋王您的全套仪帐快马走陆路,私下里您与县主微服随镖行北上……”魏侯爷不愧是老江湖,很快规划出一条眼花缭乱实中有虚虚中有实的路线来。

三人议定了路线,第二日一大早,一辆马车就从后门出了行营,往港口去,前门也出了一哨人马,全员浑身缟素打着晋王的旗号,待这两队人走了,云雀和二龙穿着军士的衣裳,坐上了运粮草的马车,可马车却没有按计划到镖行与商队汇合,而是停在了一个暗巷里。

云雀掀开帘子向外看去,一身僧衣的滕鲲鹏看着他们微笑。

☆、第133章大隐

比起已经平定多年,人民安居乐业的北方,南方却是战乱连连,今个儿是大康朝,明个儿是大齐朝,后个儿又被大齐朝的什么王给占了,大后个儿又成了大齐朝的地盘。

打仗的时候不算可怕,毕竟大康朝也好、大齐朝也好,打着的都是正统旗号,轻易不伤百姓,可怕的是打完仗之后被打散了的乱军,到时候穿什么衣裳的都有可能是为匪,洗劫村庄、城镇的事层出不穷,富人尚能关门闭户花钱买平安,穷人只能尽量往城里躲,往北边投亲靠友。

眼下川蜀平定了下来,大齐朝连连颁令让离藉的百姓还家,听说大齐朝不收人头税,只收地税,垦荒不但五年不收税还贷种子粮,很多百姓开始陆续踏上回家的路,毕竟物离乡贵,人离乡贱,哪里都不及自己的家乡好。

也有人听说了北边的繁华百姓的富庶抛下一切往北边去的,毕竟南边只是暂时平定……

还有一些因江南的动乱背景离乡的,也因为朝廷的赦令踏上回家的路。

长江边上的港口出奇的繁忙,运粮食物资的军船、商人的货船、运人的客船川梭不停,一身布衣蓝布包头的云雀与做妇人装扮的郭女史互相搀扶着跟着人流往台阶下的港口走,她转过身,状似不经意地看着后面的一辆滑杆,二龙坐在滑杆上,做富家少爷打扮,贴着不知从哪儿找来的假胡子的小禄子扶着滑杆,还有几个心腹的侍卫也做家奴打扮跟在后面,云雀带着的四个宫女也做平民家丫鬟的打扮跟着。

不远处一个戴着宽大斗笠盖住头脸,穿着满是补丁的僧袍的滕鲲鹏注视着这一行人。直到他们平安上了船,这才晃晃悠悠地也上了船。

到了开船的时辰,船老大高声喊了一声:“起锚开船啦!”艄公撑了一下码头上的巨石,客船驶出了码头。

从川蜀往江南去,是顺流而下,船要轻快得多,过了一个多时辰,已经前后不见船,唯有滔滔江水为伴了。

云雀尚好,自幼进宫的郭女史却有些不适应船舱里的环境,这里太脏太乱了,男的女的混坐在一起,鸡鸭鹅狗的臭味儿跟鱼臭味儿混合,她们俩个女人单独出行,周围人的目光里带着些许不善。

“忍一忍,到了武汉咱们就换船了。”云雀小声说道,所谓从简入奢易,由奢入简难,做了十几年的大贵族千金,这种平民的出行方式确实考验意志力。

二龙他们坐得是头等舱,在云雀他们上面,在舱里能听见二龙隐隐地咳嗽声,他的身体被高烧搞坏了,得慢慢的养才行,这也注定了他们不能坐太久的普通客船。

就在此时,忽听外面一阵喧哗,一阵烟味儿传进船舱,不一会儿做和尚打扮的滕鲲鹏进来了,坐到云雀旁边,“前面不远叶伯府的官船着火了。”

“船上人的呢?”

“有人看见江上漂着死尸。”滕鲲鹏没有仔细讲下去,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