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团宠小师妹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57章(第1页)

公冶康瞪大了眼睛,刚要说话,云醉墨递过去自己的红包,这次公冶丝桐反应过来,拆开红包,里面同样是一张万两银票。

花漪红起哄,&ldo;公冶大人,你的份子钱呢?&rdo;

&ldo;莫名其妙!&rdo;谁会那一万两来随份子?

&ldo;公冶家这么穷啊。&rdo;突然冒出来的声音让公冶康一家三口吓了一跳,定睛一看,才发现是个眉眼清秀的女子,明明没有人走动,可刚才三个人谁都没有注意到她。

温无影露出可爱的表情,还不时用眼睛看着旁边的公冶音。

&ldo;我不穷!&rdo;公冶音这辈子可能缺别的,但就是不缺钱。她舅舅老黎阳王给了她几个会管理家业的人才,这些人长日无聊,将她的产业经营的越来越大,她一个人没什么花销,怕公冶丝桐瞎花钱也不肯多给,所以银子多得花不完。&ldo;他也不穷,就是不肯给丝桐花而已。&rdo;

&ldo;这……&rdo;温无影又开口了,所有人都转头看她,她顿了好一会儿,&ldo;不好吧?&rdo;

闻弦歌叹了口气,&ldo;既然如此不愿意,我们也不为难。不过一点银子而已,只是可惜了丝桐这孩子。&rdo;她站起身,&ldo;你们现在就可以走了,只是今后丝桐的事,你们也无权多嘴。&rdo;

公冶康看了公冶丝桐一眼,显然是要她表态。

公冶丝桐这才找到机会开口,她对着亲爹笑了笑,&ldo;当年你不是说恨不得没生过我这个女儿吗?如今你如愿了。今日是我大喜的日子,没空招待不相关的人。&rdo;

公冶康点头,&ldo;公冶柔,既然你一意孤行,那今日你我就了断了父女关系,今后你是死是活都与我公冶家无关,你也不配姓公冶!&rdo;

&ldo;咳咳!&rdo;公冶音又在咳嗽,&ldo;我可还在呢。丝桐不随你姓,她是我的徒弟,自然随我姓。&rdo;

公冶昕扯扯公冶康的衣袖,&ldo;爹爹,何必在这里多费口舌,原本就是同咱们不相干的。&rdo;公冶昕心里其实是高兴的,公冶丝桐和家里彻底断绝了关系,她就是名正言顺的大小姐了。

&ldo;走!&rdo;公冶康带着妻女离开。

花漪红叹了口气,&ldo;唉!便宜他们了。&rdo;

翁聆箫有些担心地看着公冶丝桐,她觉得夫子们有些过分了,这样闹一番固然是让公冶康难堪,可也是在伤害公冶丝桐,怎么都没人替公冶丝桐想想呢?

公冶丝桐端起酒杯,&ldo;师父,师姑,各位前辈,多谢今日帮我说话。今日我娶聆儿,便是脱胎换骨,与旧日再无瓜葛。丝桐在这里敬各位一杯。&rdo;说完仰头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众人也跟着喝了酒,小两口又去其他桌敬酒了。

等两人走后,岳盈汐捅捅花漪红,&ldo;你们这么说会不会让小公冶不开心啊?&rdo;这么下亲爹的面子,还把亲爹不疼的事实摆在桌面上来讲,公冶丝桐很难不多心啊。

&ldo;不会不会。&rdo;公冶音摆手,&ldo;我这个傻徒弟好多事都不在意,唯独对于小时候在家里受过的苦耿耿于怀。若不是她坚决跟我走,我哪能把她带回唯音宫?这世上最恨她爹的就是她自己。&rdo;

&ldo;都是苦孩子啊!&rdo;闻弦歌想起翁聆箫,叹了口气。

&ldo;这样才好,懂得患难与共,相互扶持,一同苦尽甘来。&rdo;公冶音倒是完全不在意。自家的傻徒弟没有那么敏感纤细的神经,大条得很,只会记得如今的甜蜜,对于过去,断干净了才好。所以说对于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招,对于公冶丝桐,这样的招正好。

说完公冶丝桐,芦雪眠凑到掌院身边,&ldo;掌院,我记得给琉国也发了帖子,他们还派人过来了,人呢?&rdo;她负责鸽子楼的消息运转,对于这些十分了解,说实话,她怕掌院或者辰絮派人半路把来人给灭了。

掌院指了指席上一人,&ldo;问她。&rdo;

掌院指的正是血蚕。血蚕正在吃东西,看起来像是真饿了,吃的满嘴是油。见掌院指着自己,她抬起头,用帕子擦嘴后才道:&ldo;琉国的使者没有进书院,放下一张十万两的银票就走了,说是给聆儿做添妆的。&rdo;

为什么这件事她会知道?因为书院的银钱都在盛辞手里管着,这十万两自然也要送到盛辞手里上账。盛辞的身体就那样,多数还要血蚕帮忙。

&ldo;添妆……&rdo;不大说话的商清尘&ldo;嘶&rdo;了一声。其他人也发现了问题所在,若是琉皇翁浩苏认了翁聆箫,就该给嫁妆,若是不认,十万两的添妆也是在是太大的手笔了。思来想去,众人又望向了掌院,该不会掌院去敲诈人家了吧?

掌院无辜的表情也是难得看见,众人都觉得有趣。

&ldo;我们只是送了封帖子,其余都没做。&rdo;江封悯赶紧帮忙解释,我们是无辜的。

掌院真的什么都没做,只不过她积威已久,武林大会后又和江封悯去华志国闹了一通,闹到华志国差点亡国,翁浩苏可是见识过掌院手段的,原本以为她开了书院能够修身养性,她也确实安静了十多年,没想到最近又开始频频下山来闹腾。没办法,翁浩苏只好花钱买个清静。他是不可能认回翁聆箫的,所以给了十万两银子堵书院的嘴,却也只说是添妆。

十万两,就是正经公主出嫁也没有这么多嫁妆,翁浩苏想想都觉得肉痛。这件事翁聆箫是知道的,她是个乖巧且聪明的,觉得这么多银子拿来也没用,所以放在盛辞那存入飞叶津钱庄,如此钱生钱,只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