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颈边痣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章(第1页)

岸两边茶水肆里坐着来来往往的游客,点一壶茶水便能静坐一下午,畅聊着岁月悠长,闲宁静谧,这种与世无争的日子真是让人惬意自在。

站在拱桥上看民宿,顾锦洲这个角度刚好可以透过随风而动的柳穗看到在店里忙碌的许闲停。

许闲停正在将黄豆粉倒入盘子里,夏日午后的闷热没有打扰到他,沉浸在美食的世界,柔和的眉眼仿佛注入一坛古朴无痕的清酒,沉韵平静。

案板上出现的一个又一个白嫩嫩,胖乎乎的食团,日光懒洋洋地透过纱窗打在许闲停的手上,那双手肤白,修长,指尖都透着粉嫩,好看极了。

顾锦洲举起相机将这一刻的美好全都定格下来,镜头里全都是许闲停的身影,修长挺拔的身形成为这组照片最美好的意象。

清隽的身影在如风如景的古朴建筑里相得益彰。

许闲停做好糕点后,拍好照片发布至网上,引来粉丝的打趣:【今天发的不是小娇妻的种田日记啦。】

【博主你还记得自己是个美食博主啊。】

【今天这个驴打滚看起来也好好吃!我要按照许店长给的配方试一次!】

许闲停将糕点用油纸打包起来,给每一个房客都送去了一些。

到了顾锦洲的房间,许闲停知道顾锦洲肠胃不好,糯米不能多吃,于是便放了更小一包,旁边还放了一包玫瑰花茶助消化。

习惯使然,他见不得顾锦洲受苦。

第12章顾锦洲,不一般

这两天贺镇延绵不断地下了些小雨,整个镇子都笼罩在雾蒙蒙的白雾间,仿佛世外仙境,遗世独立般闲静。

正逢夏雨,中午的时候许闲停做了清焖毛豆,带壳的毛豆洗净后腌制放入蒸锅蒸熟,吃起来爽口。做了一道红烧排骨,排骨被炖地软极易脱骨,又简单拌了一道凉拌菜,简单做了一道番茄牛腩汤。

前几天王磊从新疆寄回来一些巴旦木碧根果之内的东西过来,他说这东西在那边遍地都是,跟不要钱一样。

许闲停收到包裹后拆开一看,果然都是些上好的坚果,但旅游区的东西他不相信王磊能用便宜价格买过来,一根糖葫芦卖他二十还要说人家卖得便宜,王磊对金钱的概念已经比太平洋的海岸线还宽了,这些东西指定被那些商家忽悠着买的。

果然一问,他买这些东西的价格卖到网上的价格两倍还不止,许闲停只好让他以后不用寄东西回来了,王磊答应了,可后来许闲停还是能收到各种各样的快递。

许闲停把那些坚果倒出来一些放在果盘里,剩下的放进储物柜,他看到前段时间送花时有人送来的杏仁还放在柜子里面,便将杏仁拿出来泡水,又拿出一些琼脂也放入清水,一起泡上四个小时。

泡了一上午,许闲停拿出杏仁加水后打成杏仁酱,成为杏仁露,在把冰糖、琼脂、杏仁露、牛奶放在一起熬煮,倒入膜盒放进冰箱,吃午饭的时候拿出来,用小刀轻轻划成方形,最后再加入一点糖桂花酿,做成杏仁豆腐。

吃饭的时候院子里还是雾雨蒙蒙,雨水顺着屋檐一滴一滴往下落,在青石砖上打下一小道涟漪,水滴石穿,地上已经形成一排小水坑。

院子里的菜苗芽已经探出了头,嫩绿的芽儿密密麻麻挤在一起,接受着雨水的洗礼,另一旁许闲停种的是茄子和番茄,买的是小苗,长势要比生菜空心菜快一些,现在已经能看大开花了。

吃过饭后雨暂时停了,这几天闷在屋里,许闲停感觉全身都有点软了,他出门转一转,沿着青石板路慢慢向前走。

被雨淋湿的江南古镇别有一番逸趣,青砖黛瓦,斜枝点雨。

漫步在古道之中,仿佛又回到了前世,幼时他跟着父亲走街串巷,叫卖着糖水,那时爹总是肩上担着一副扁担,一前一后挂着两个大竹筐,里面放着罐子,罐子里全都是好喝的糖水,还有一些小吃食。

他就跟在父亲身后,走过漫长的巷子,听着父亲的叫卖声,走累了就钻进竹筐里,父亲的扁担与竹筐的衔接处吱呀吱呀地晃着,许闲停在里面睡得安稳。

这是他为数不多的小时候的记忆,其他大多也都随着时间淡忘掉了,食物、声音和香味仿佛能承载着羁绊,时隔多年再次感受到幼时的境况,那个记忆原来一直停留在内心深出。

许闲停迈着步子走到怀思亭,这个亭子建在静心湖边。

此时的湖面荡起一片白雾,远山被层层叠叠地笼罩着,看不真切,但这番美景叫人赏心悦目。

许闲停在怀思亭停留了一会儿,放空思绪,这是他喜欢做的事情之一,什么都不用想,什么都不用做。但耳边传来一阵说话声,打断了他的节奏。

“哎,咱们的民宿定在哪啊?怎么还没到?”

“不知道啊,我看地图显示就在这附近,可是绕了几圈都没找到啊。”

“不会是走错了吧?我看这里有两个风景区,咱们下错车了?”

“不会的,我保证,”一个略显轻快的女声说,“放心吧,我看着地图走呢,再让我看看,等会就能找到了!”

“媛媛,十分钟之前咱们在那边的桥上你也是这么说的。”旁边一个女孩子用手扇扇风,懒洋洋地倒在她身上,声音更懒,“好吧,我还是再一次选择相信你。”

顾媛蹙着眉头,再一次认真地点开手机地图,恨不得想把整个人都钻进去,但还是一头雾水,她抬起头发现前面站着一个人,眼睛一亮,说:“我们去问问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