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两池春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6章(第1页)

永康还跟她言笑晏晏:“你这是对芳卿先入为主了,她也不是什么人都勾搭的。还记着早前的仇呢?”

“我记什么仇。”和怡得意地笑了,“那个狗男人才翻不出我的手掌心呢。”

前些日子,蔺征跟和怡在永安门那一出轰动不已,永康也有所耳闻。再看和怡一副娇生惯养,媚态横生的样子,就知道她又跟蔺征和好了。

永康气定神闲地喝起了茶,垂下眼皮掩去了目中的不屑。

胸无大志,只知风月。

“皇姐可要提防着郁氏有背叛之心。”和怡捋着她怀中的狮子猫,言谈间无不尖酸刻薄,“这些女人,一旦有了男人,就不会事事都向着你了。”

“不会,芳卿最是忠心的丫头。”

“是吗?我瞧这丫头的野心大着呢。上回我在永安门那看见她,她虽是卑躬屈膝的,可头上那支芍药簪子却十分扎眼。芍药是花中宰相,她也想当宰相呢。”

永康心道,一支簪子能看出什么。和怡虽贵为公主,目光却跟市井妇人一样鄙薄。

她已不耐烦,明知和怡有意离间,但念及山鹤龄对自己敬谢不敏的模样,依然十分气不顺,仿佛她输给了一个奴才。

永康言不由衷地说:“芳卿跟了我十几年,她是个怎样的人,我最清楚,绝不是会因为一个男人就背主的性子。”

和怡想笑,却没笑出来。皮笑肉不笑的,反倒更添讽意。

她们姐妹小时候也这样,总在先皇面前对着干,永康明里暗里都在示意和怡不如自己慧眼识人。总之,她是皇长女,一定比不学无术的妹妹更懂道理、眼光也更为透彻。

和怡贬低芳卿,永康就偏给芳卿体面。

是以芳卿这回过府,永康不仅没有像以往那样施以雷霆雨露,反而和颜悦色,甚至将钟世林未解的诏书下落一事委任给了她。

芳卿面上不敢让永康看出端倪,但心里既惊又喜,苦苦无处下手的秘闻最后竟然得来全不费工夫。

“但凡与皇考有过什么的男子悉数死得突然,只剩下魏王一人健在。”永康说:“当年皇考弥留时,身边也只让魏王侍候,就是怕出了逼宫这样的乱子。后来六大臣临危听命,草拟了传位诏书。你精通宫史,可还记得他们都是谁?”

芳卿答道:“记得。”

她从未想过这桩典故,只是永康一提,她细数了一遍,才惊觉这六位大臣俱已不在人世。

一朝天子一朝臣,况且前朝这几位老臣年事已高,陆续辞世也不奇怪。但因为现在有了一道诏书的秘闻,老臣们的亡故则又有了别的可能。

又或者说,因为这几位老臣相继去得有些巧合,所以诏书可能确有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