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太子爷的躺平人生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 246 章 无责任番外十(第3页)

临近除夕,刘彻收到边军奏报,西域小国刁难大汉商人。

张骞陪商人前往西域那次楼兰等小国就曾试图阻止过汉使,但那时他们只是试试,霍去病正值壮年,他们担心被霍去病灭国。

如今大汉不断往北推进,没少在西北修城,武威、张掖、酒泉等等,他们就认为收不收大汉商人的过路费,早晚也会被灭国。

刘彻多年以前曾跟儿子说过,他没有想过成为功盖祖辈的明君。刘彻最初确实希望四夷安定,互不侵扰。匈奴屡次用行动证明但凡他们还有口气就会侵扰边关,这才导致刘彻总想灭了匈奴统一草原。但他对周边小国依然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比如东北的朝鲜,若非朝鲜越境杀害辽东太守,刘彻也不会陈兵关东,吓得朝鲜臣民杀了王降于汉。

大汉如今宛如一条巨龙,以至于刘彻收到边关奏报怀疑他年迈眼花。太子到宣室殿帮他处理奏章,刘彻让他先看看边关急奏。

太子揉揉眼睛:“楼兰?”

刘彻见状不禁笑了,原来不是他一人感到不可思议。太子忍

()不住问:“谁给他们的底气?”

“西域诸国沆瀣一气?”刘彻问。

太子摇头:“看时间是一两个月前的事。前几日儿臣接待乌孙使者的时候问公主近来如何,暨阳公主的两位心腹的气色极好,话里话外表示,兹大汉国强民富,乌孙就没人敢欺辱大汉公主。如此,乌孙真同楼兰等小国有什么,公主不可能全然不知。”

关外跟关中不同,关中女子最多出去踏春秋游。关外女子可以日日出去赛马,甚至可以宿在野外。暨阳公主聪慧,见到一个生面孔她也会令心腹打听。

乌孙是大汉盟国,无需送节礼。可乌孙送了,说明乌孙依然希望同大汉守望相助。

“据儿,乌孙使者还在京师?”

太子颔首:“住在驿馆无需用自己的钱,他们打算住到春二月再走。”

刘彻愣了愣,转向儿子不确定地问:“朕这是得了一门穷亲戚?他们孝敬朕的那些财物够他们自己吃的用的吗?”

“驿馆伙食都有定例,不可能一日三餐,顿顿鸡鱼肉蛋。住到春三月也用不了多少钱。”

刘彻好奇:“草原儿女不是吃肉就是喝奶,吃得惯吗?”

“比起奶他们更喜欢奶茶。乌孙百姓不擅耕种,瓜果蔬菜极少,天冷无菜只能喝茶补充身体需要的青菜瓜果。虽然长安奶贵,但茶汤便宜,一个铜板可以买一大碗油茶。再说肉,烤肉虽香,这么冷的天哪有炖肉暖心。”

刘彻抬抬手表示不想听,“他们留到春二月是不是另有目的?”

太子颔首:“同他们过来的还有一支乌孙商队。拉的全是收拾好的皮毛以及牛肉。儿臣接见乌孙使者那日,商队就把东西卖光了。他们打算换成茶叶以及生活用品。”

刘彻盯着儿子示意他继续。太子坦白,他把昭平君三位好友介绍给乌孙使者,让他们赚个差价。刘彻闻言不禁说:“应当交给典客。”

“父皇,看乌孙的意思希望年年过来。总不能每次都叫典客出面。就算我们不赚钱乌孙也不信。乌孙使者同大汉商人熟了,说不定为了跟大汉商人往来替咱们收拾楼兰。”

刘彻摇头:“那么点钱不值得乌孙国用兵。”忽然明白楼兰为何敢找大汉商人要过路费,他们笃定大汉不会为了几个商人出兵楼兰。

太子也想到了:“父皇,此事交给儿臣?儿臣定让您满意。”

这么多年下来太子想做的事还没有不成的。刘彻相信儿子不会叫他失望。因为乌孙使者还在长安,西域小国又不安分,除夕过后,刘彻哪都没去。

正月初四,昭平君、公孙敬声等人带着儿女来给太子请安。其实希望儿女在太子和史良娣面前混了脸熟。以后他们不在了,或者不在长安,儿女受了委屈也知道找谁。

儿子们被小刘进领去看金猴和猫熊,女儿们跟夫人去后面史良娣处。正殿只剩公孙敬声等人,昭平君有话直说,他的三位好友想来拜谢太子。

刘彻喜欢养“刀”,刘据也缺几把趁手的“刀”。刘据沉

吟片刻告诉表兄,明后两天他都有时间。

翌日,昭平君陪友人去太子宫谢恩。太子令三人二月初一去找典客,以后三人只为属国或盟国商人牵线。他会为三人配四人,再给他们三个名额,可以是他们子侄友人。但人必须带过来叫他见见。

三人此番过来只是希望朝中再有这种好事太子还能想到他们,不敢相信能入朝为官。虽然成为朝中一员就没法再拿分成,可他们三人本就不缺钱。

三人激动傻了。

昭平君推一把离他最近的友人,三人回过神跪地谢恩。

太子:“无需多礼。另外四人是建章学堂学生。都知道他们乃将士遗孤?”

三人连连点头。

太子半真半假:“父皇很看重他们。往后还得你们多多提点。”

三人异口同声地表示应该的。

其实刘彻还不知道此事。太子之所以叫他们二月初一去找典客,正是打算找机会问问老父亲。老父亲同意了,他再令人通知典客。

太子盯着三人道:“孤不希望此事传的满城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