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恃宠而骄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1章(第1页)

韩风临将李倏圈在怀中,下巴垫在李倏肩膀上,委屈巴巴道:“还有两道奏折没看呢?”

李倏轻笑,“你还想要去看奏折?”

韩风临轻嗅着李倏身上皂角的清香,“不看了,烛火晃眼,刚刚子疾若不叫我都要打盹了。”

第55章风波起

次日早朝之上,李倏刚坐稳,就看见门下省常侍俞学文形容夸张地跪在御前,那样子快赶上数月前北燕突然来犯时兵部的惶恐,有种做戏做过头的痕迹,

俞学文叩首高呼:“陛下,臣要参奏一人。”

李倏轻挑眉毛,按例询问:“俞爱卿要参何人?”

“平波将军沈凌。”

大殿之上霎时喧扰,参奏一个连名字都不被人熟知的人,这倒是李倏没想到的。他还真是好奇俞学文要以什么罪名来参奏那位临危受命的少年将军?

俞学文很是一番义愤填膺,“沈凌是为三军主帅,却与敌军将领私下有所往来,意欲勾结外敌,行谋逆之事。”

这话听起来可就假了,别人或许不知晓,李倏却可以放一百个心,沈凌绝不会背叛他。

“俞爱卿可要三思啊。”李倏声音不自觉沉下来,带着一股阴恻的威慑。

俞学文也不知是愚蠢还是胆大,竟无视李倏的暗示,直言道:“臣这里有荆州知府手书为证,臣以为应尽快调换主将,将沈凌押回京都,仔细彻查。”

又有几位臣子不懂察言观色,跪拜敬呈,“陛下,俞大人所言兹事体大,万望陛下明查。”

叶容得了李倏授意,步下台阶,将俞学文手中证据呈上李倏面前。

这朝中有那么几个最是了解君王心思之人,徐彰便是其中之一,他与郭和光眼神一碰撞,彼此心下有数,但看座上君王做何反应。

李倏寒着一张脸,将那手书翻开,很显然是不满俞学文殿前此告。

郭和光也曾在沈老将军麾下听命,自然听不得有人说沈家人的不是,行武之人沉不住性子,率先站出来,“沈家世代簪缨,为国捐躯者数不胜数,你俞学文凭一封手书就要状告沈家人,未免太过可笑。”

武将就是武将,话永远说不到点子上,徐彰无奈摇摇头,向李倏躬身一礼,转而向俞学文发难,“俞大人阵前参将,势必会动摇军心,此举到底是何居心,我实在是不敢苟同。”

俞学文大惊,“陛下,臣都是为大沅江山稳固,望陛下明鉴。”

论了解李倏,除却徐彰便是韩风临了,只看李倏的神情,韩风临就知晓他更偏向于哪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