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绿皮火车上的故事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9章(第1页)

胡妈妈渐渐的拿他当亲儿子看待,渐渐的也开始跟他说几个字,偶尔成句,虽然语言不通。她一说话就不自主的紧张,着急上火越说越乱,没有手势表达的清晰明白。她的思维比她的语言具有逻辑。

张焱渐渐发现这其实是一个很聪明的女人,他只是有点想象不到什么样的痛苦和惊吓能让人失语。当然也许是本人的承受能力太弱了,根据他在他们家过的那一个年,发现胡妈妈的家族还挺大的,想必自小受宠,没吃过什么苦。现在可好,一下子吃全了。

张焱矮身给她揉捏着腿,“今天走了很多路,累了吧胡冰说过毕业后想考燕城的电视台,到时候我们几个直接在这儿租一间房子,省得天天来回跑,医院想去几趟去几趟,一天三趟卡点去。”

胡妈妈看着他笑,燕城的春天刮着暖和的风,空气里有股属于海水的咸腥气。不远处沙滩上创者比基尼的年轻人在赶海。胡妈妈指着大海,“你也去玩”,她摆摆手,“不用管……我。”

张焱笑着看着他:“我嫌脏,我又没穿拖鞋”,他看了看自己脚上的小白帆布鞋。

“快毕业了”,胡妈妈说。

“嗯”。

这已经是一年半以后了,胡冰已经快毕业了。

“最近在找实习岗位,学校安排的好像是县区电台的记者,但是在卫城,而且离市中心比较远,坐车过去要40多分钟。不过听说上班比较晚,九点才上班,下午四点下班。”

胡妈妈点点头:“挺好。”

张焱笑笑没说话,他没觉得挺好在哪,这不是混吃等死吗。

这边即将“混吃等死”的胡冰正在进行“骨感”和“丰满”的挣扎。导师把他叫到办公室,谆谆教诲:“大学生有梦想是好事,但是梦想都是很丰满的,过个两三年你们就能体会到现实的骨感”,他喝了一口茶,啐了茶叶沫,“县级电视台确实是个小电视台,你成绩不错可能看不上。”

胡冰抓紧摇头说没有没有,导师把手一扬,频频点头示意他都明白。胡冰感觉他俩明白的不是一回事。

导师:“别说你看不上,我也看不上。”

胡冰:“……”

“但是你又说想当一个记者,今年咱们专业接收记者实习生的正式单位就这一个,都被新闻系抢了去了。公务员的岗位倒是很多,不过来年也要考试,你的水平应该能考过……”

胡冰心里明白,导师是希望他进公务员岗位实习的,先混个脸熟,到时候成绩只要能过线,被拉进去绝对没问题。从“面包和牛奶”的角度上来考虑他不是不心动的。但是考进公务员基本意味着这铁饭碗会把自己砸死,砸到地坑里都翻不了身那种——他这辈子都别想换工作了。世界那么大,他还没去瞅瞅呢!

胡冰把自己的挣扎困境告诉张焱。张焱直言不讳道:“你全身上写就差写着‘我要去当记者’这几个字了。”

胡冰抹了一把脸上导师喷的口水:“我还是想去当一下记者,公务员哪一年考都可以,在安稳之前我想先飘一下,看看更大的世界。”

导师泄了气,感觉自己一搪瓷缸子的茶算是白喝了,“打个赌你信不信,你即便是见过更广阔的的世界,最后还是会选择我劝你去的这个岗位?”

胡冰微微皱眉,很是不明白这句话的玄机。

地中海导师哼了一嗓子:“性格决定命运。你走再多的弯路还是会回到原来的方向。”

于是胡冰顶着一脑门问号回到了出租房。他仰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上新买的圆形天顶灯。

这间出租房是去年过年回来之后找的,上一个老房子合同一到期她们就搬了过来。50平的单人单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只是厨房有点憋屈,厨房被安置在大门口,只有一张桌子的大小。

一周后他们就要去实习,实习完三个月他们就毕业了。胡冰突然有点感慨,兴奋又失落。

胡冰给张焱发了一条消息:我还是想去当记者。

张焱直接给他打了个电话:“想去就去,我又没拦过。”

“老妈好点没?”

“嗯,能说几句简短的话了,也不怕生人了。医生说照这个速度恢复下去,差不多再有一年就可以痊愈了。”

胡冰一腔感动和酸涩,这一年半,张焱比他还像个亲生儿子,就差端屎端尿的地步了。

“告诉她我今年没暑假了,回不了家。毕业前会抽空回去看她的。”

胡冰不知道的事张焱已经开了免提,他的话胡妈妈全听进去了,并且说了一个“好,在外注意安全。”

胡冰有点吃惊,他已经很多年没听她妈妈说话了。他瞬间就愣住了,“恢复的这么快?上次回家说话还很吃力呢。”

张焱解释道:“医生说回复速度会越来越快”,他说这话的时候对着胡妈妈得意的挑了一下眉,好像在说:是的,我们就是这么厉害。

“你每次去燕城我的心情都很复杂”,胡冰突然说,“有种卖……那啥救老妈的感觉。”

张焱知道他想说的事“卖老婆救老妈”,幸好及时刹车了,这还开着扩音呢。

张焱曾经在“彻底的隐瞒”和“委婉的说出真相”之间挣扎了很久,最终因为害怕弄巧成拙误会反而会越加越深,于是选择了委婉的说出真相。具体能有多委婉……这个真相他半含半露的铺陈了有半年多才漏出底层的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