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首辅寡夫郎他茶香四溢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章(第1页)

“我想着心里难受。”杨老大媳妇气得抹脸,虽然并没有泪水。

“你难受啥啊,你要是为这事难受,那你还是憋着别说了,让别人知道了多丢人。”

“你就不替咱大盛难受吗,村子里和他年龄相当的拢共就这么几个,二狗和二柱平时都是一起玩,现在人家读书认字了,平白就比咱大盛高上一大截了。”

“嗐,他们缺心眼,怎么就高一截了。”

“以前二狗和二柱没认字我也没觉得,现在他们一起玩,长大了一起耕田种地,都是村子里的娃,现在人家认字了,以后能和咱大盛是一回事吗?你记得隔壁村的王童生吧?他考上了功名,村子里别提有多尊敬他了。”

“沈鸿先不说,你觉得二狗和二柱考得上童生?”

“我要说的不是王童生!王童生隔壁几户人家,还有个姓杨的你记得不,和你是家门呢,他也是个会认字写字的,但学问不如王童生,什么都没考上,但凭着他会写字,每到逢年过节,婚丧嫁娶,谁不请他去写字,村里娃起名字的时候,请不到王童生的也要眼巴巴的去请他看看,那有多风光多受用,这能一样吗你说!”

杨老大一下被媳妇说住了,站在井边琢磨了半天,这人再懒也怕比,远处的人厉害,隔壁村的人厉害倒也不让人难受,就身边的人厉害,住在隔壁的娃比自己娃厉害那才叫让人眼红泛酸抓耳挠腮的难受呢,本来他没觉得,被自家媳妇一说,顿时叫人想起大沈家的那些人,成天眼睛放在头顶上,说什么耕读人家,过得比他们好一点就自觉高人一等了,但气人就气人在,因为他们读书识字,村子里的人还都吃他家这一套,嘴上虽然不说,但打心眼里都觉得他家的人就是高一截的。

杨老大媳妇越想越急:“咱大盛差他们那里了?要是以后过得不如拿俩人,这怪谁,这要找谁说理去。”

“好了你别搁这急眼了,得先问问大盛意思吧,你搁这急眼,要是大盛不想学还让咱们又花钱又求着那倔种去?”

“那你说要是大盛想去咋办?”

杨老大被逼得没法子,一咬牙:“他要真打心眼里的想读书,不就是两亩水田吗,我管了就是!”

杨老大媳妇一拍腿:“行,你答应就行,等大盛回来我好好问他,娃和隔壁的去山上玩去了。”

“见天的跑,哪里是屁股闲得住的读书人。”杨老大摇头。

“没闲过你怎么知道!”

“我的种我就是知道。”

两人斗起嘴来,杨老大媳妇心里忐忑,她指着大盛学好,但大盛成天的往山里钻,也不知道能不能学个好。

第12章

大盛从山里出来回到家里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他手里提着两只小雀儿:“娘,待会放灶里给我烧着吃。”

大盛娘一看那还没巴掌大的雀儿:“连只兔子都抓不到还天天往山里钻,时间都耽误在里面了。”

“雀儿再小也是肉啊,不然娘你宰只鸡给我吃。”

“你这馋嘴猴,把雀儿扔灶边,快过来!娘有正事和你说。”

大盛不情不愿的往前凑,大盛娘一把把他扯进屋里:“娘有大事和你说,你知道那二柱在读书认知不?”

“我知道,满村子谁不知道啊?”

“那你知道二狗也去沈鸿那里要读书认字了吗?”

大盛吓了一跳:“二狗?他认什么字啊?他哪有这种好命。”

“人家去了,人家就有这种好命了,娘问你,你想不想去,你要是想去,娘使法子也让你去。”

大盛看了看她表情:“爹咋说?”

“你别管他,你只要答应了,他不答应也得答应。”

“嗐,那算了,娘你别瞎撺掇了,读书又辛苦,又花钱,沈鸿读书这么厉害,这么多年他家给先生送了多少银钱,粮食米面,去年年节杀猪,他家杀了一只,还得拿个大猪腿去孝敬先生,其他猪也断断续续换钱给沈鸿用了,现在家里都只剩几个嫩猪仔。”

“哪有那么吓唬人,林飘肯定不敢像正经先生那么要的多。”

“反正我不去,有这些粮食干什么不好。”

大盛娘一听他这个腔调跟他爹一个模子出来的,气得想拍他,半途又收回了手,恨铁不成钢:“你哪里知道读书的好处!”

大盛怕被打,闪身一溜烟的跑去了外面:“就不去!”

林飘那边已经吃完了饭,中午他们吃的是菌菇,二婶子捡了好几样菌子,本来打算炒上一大锅,但林飘一看二婶子也舍不得用油,没油水干煸出来的菌菇有什么意思,就让她煮成杂菌汤,煎上一个鸡蛋用来煮汤底,增加汤底的香气不至于太寡淡,又擓了一勺罐子里攒的鸡油,黄橙橙的油花飘在汤面,杂菌鲜美,再放上一点点盐,别提有多鲜美。

再吃着软糯粉的盐水花生,花生里面煮得透透的,剥开湿润的外壳,一颗接一颗的停不下来。

二婶子做饭本就不差,再加上林飘提供的指导,味道更是独步全村,吃得二狗直竖大拇指:“小嫂子懂得真多,婶子做饭真好吃,不像我娘,就会老三样,红苕、南瓜、大杂烩。”

这会二柱吃得都没二狗香了,据林飘几次打探来看,二狗虽然皮,但非常聪明,稍微写两遍就能记住字的笔画怎么写,学习的第一天进度就超过了已经开始两天的二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