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丞相夫人失忆后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3章(第1页)

总之,顾时欢咬牙花了足足三日时间,将这本书背了下来。

原本以为这样就能出去透透气,可没想到她阿娘还有许多后招等着她呢。今日让她学看账册,明日让她学做女红,将顾时欢逼迫得,恨不得立马嫁去丞相府,好脱离苦海。

就这么的,她凄凄惨惨的度过了两个月,迎来了二月婚期。

……

成亲那日,顾时欢寅时就被人从被窝里拖出来,二月的天正是冷得滴水成冰的时候,她死活不肯起。顾嬷嬷怕她误事,拿着把冷巾子便往她脸上招呼,冻得顾时欢一个机灵,瞌睡虫全跑没了。

她哀怨的瞪着嬷嬷,最后不得不从床榻上爬起来,这屋子里人来人往,进来便总能带着一股寒气,她站着穿衣时都忍不住牙齿打颤。

成亲之事最是冗长繁杂,光是穿衣上妆就足足花了一个上午。她饿得肚子咕咕叫,而顾嬷嬷却只让她吃两个鸡蛋并一碗清粥,连茶水都不让她多喝,说是怕她中途要如厕,反正按惯例,为了不在大喜之日出丑,大家都是饿着肚子成亲。

顾时欢这人吧,没吃饱的话就格外脾气不好。但大喜日子又不好对着他人发火,因此只得安安静静坐着,连话都不想多说,因为她已经饿得没力气说话了。

她就盼着等快些去到丞相府进了新房便好好的吃一顿。可等啊等,直到下午祝长君才来接新娘。

顾时欢已经饿得头昏眼花,心里来气便有些不想让他如意,明明是申时二刻的吉时她愣是拖到酉时。

为此,祝长君也没好气,接过红绸便大步在前走着,差点将顾时欢拉踉跄,随后在众人的热闹声中拜过堂,祝长君便又拉着她回正院,将人送进新房后一句话也没说便转身出了门,连盖头都没掀开。

喜娘看着新郎脚步匆匆离去,欲言又止,转头想安慰安慰新娘子,哪知这边新娘子自己恶狠狠的掀开了盖头,一脸不快。

这对新人怎么看都怎么不好惹,喜娘识相的闭嘴了。

顾时欢将屋子里的丫鬟们都撵了出去,连顾嬷嬷也不让进,她坐在椅子上发愣,渐渐的,视线模糊起来。

以前不想嫁人,是因为没找到喜欢的人,后来在母亲的催促下也觉得年纪到了那就嫁吧,可没想到是在那样的情况下被赐婚,还嫁了这样一个冷冰冰凶巴巴的男人。

适才拜堂时,他周身冷漠的气息令她难受,此时坐在这个空旷陌生的屋子里,更令她意识到,曾经的日子再也回不去了,她的这一生,兴许就要老死在这个叫丞相府的地方。

她兀自坐了许久,入目皆是红色,红烛燃着噼啪炸响,响声太突兀,显得室内越发冷清寂寥。

这时,肚子也咕咕的叫起来,但她实在没什么心情吃饭,揩了把眼泪后,站起来拖着疲惫的身子走到床边,一路走一路扯头冠,将发饰全扔在地上,随后倒床就睡。

第92章番外七

祝长君是深夜才回的正院。

大喜日子,几乎所有人都在高兴,酒喝了一坛又一坛,在众人的祝贺声中,他带着淡淡笑意。

他们说百年好合,早生贵子,连汪老也不忘送了份贺礼过来,礼品上还书这几个大大的字——“喜结连理”。自己的老母亲更是热泪盈眶,说他们祝家总算娶新妇了,往后这个家便完整了。

渐渐的,听得多了,他心里也高兴起来,下午迎亲时那点不悦也被淡忘。

待客人都走后,祝全问他要不要去正院。

他闻了闻身上的酒味,说道:“先去书房,让人抬水过来。”

祝全明白,他是怕身上这酒气熏着新妇呢,果然还是个会疼人的。暗暗笑了笑,赶紧去了。

祝长君脚步踉跄的进了书房,在太师椅上坐下来。他今日喝得有些多,醉眼朦胧的望着门口高挂的红灯笼,良久,他拉开抽屉,从里头拿出一张庚帖,一眼便瞧见上头的两个字——“夭夭”。

桃之夭夭,宜室宜家。

兴许她父母给她娶小名时便就是这般期望的。他手指划过这两个字,开始对婚后日子也有了些期许。

既然娶都娶了,那她日后便是他的妻,过往不想再计较,希望她会如这名字一般,莫要让他失望才好。

等沐浴过后,已是夜深,他独自沿着游廊,循着一路灯火来到正院。

正屋外头站着几个丫鬟和一个老嬷嬷。那嬷嬷见他过来,便带着人赶紧行礼,“大爷,可要抬水沐浴?”

他摆手,“已经洗过了。”随后望了屋里头一眼,问道:“里头可还好?”

这要如何回答呢,顾嬷嬷有些难以开口,她早前进去的时候,她家小姐已经睡着了。原本适才她就想进去叫醒她的,没想到新姑爷突然来了,也没让人提前来打个招呼,也不知这会儿小姐醒了没。

但祝长君没等她们回答便已经抬脚进了门。

顾嬷嬷在后头暗自祈祷,希望她家小姐已经醒了,如若不然,洞房花烛夜,新郎回来却发现新娘子睡得实沉,这怎么也说不过去。

然而,事不如她愿,祝长君进了内室后,看到的则是顾时欢裹着被子睡得昏天暗地。他在几步外驻足看了一会儿,勉强压下心中涌起的不快,想着夜已深,她等得太久犯困睡着了也能理解。

他缓缓走近,脚下似乎踩到到一个物件,他停下来,朝地上看去。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