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贵女虐渣手册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6章(第1页)

除了在发展农业,劝课农桑的方面做出了突出的成绩,谢奕还在一年多前,费了很大的力气,把川府地区的农户人数全部普查清楚,户籍更新完毕,第一个上折子给朝廷,更新旧的税赋核算基数。

原先整个北方地区官员们暗自遮掩,自成一系的规矩,就这么突如其来的被暴漏出来,引人注目。就是谢首辅有心阻止事态扩大,也没法正面使力。

他的这一举动,一时之间朝野震动,便是少帝刘瑞也是当朝怒极,要求彻查,于是,许多地区私扣朝廷发放的赈灾粮款,瞒报死亡人数的事情,都跟着暴漏了出来,北方的吏治腐败可见一斑。

若不是谢奕还有个做首辅的亲爹,妻子又是当今天子的亲姨母,谢奕因为揭发了真实的滁州户籍数,早就在川府待不下去了,甚至人身安全都无法保障。

但是谢奕毫不露怯,他专门花了两年的时间,整理了很多详实的证据,就为了一朝发力,能够将北方的吏治改天换地,谁也无法阻止一个有毅力有准备的人。

时值多事之秋,前有边境战乱和旱灾,后有反王刘怿伏诛不久,为了保证整个国家的安定,南方和北方的政治稳定,刚娶妻亲政的少帝,只能采取宽严相济,杀一儆百的做法。

在南方和北方的官员中,挑出影响最恶劣的,把南方依附反王,兼并土地私开盐厂的几个豪强和官员进行了处理,对于北方贪污赈灾两款数额巨大,国家免除北方税负期间,私下征税的官员也毫不客气的处以极刑。

经过两年的发展,大秦连年积弱的国力得到了增强,终于在去年时,谢首辅等四位先帝提拔的辅政大臣,都彻底的还政于万泰帝。

本来谢首辅自然是不肯的,他在对付反王的时候,也实是出过力的,这些年新帝年幼,朝纲决断都是他撑起来的,本身又是先帝信重的大臣,。

然少帝年纪一年比一年大,但是反王的势力被拔出,谢首辅正是一手遮天的时候,哪里肯为他人做嫁衣裳。

只是刘瑞三番两次暗示不从后,在御书房里,私下召见了谢首辅,将一本账册送到了他的面前,正是之前谢首辅和反王两派争相寻找却求而不得,最后被谢奕反而无意中得到的前曹州郡守高拱的私账。

里面记录了所有他经手的朝廷拨款的盘剥,以及层层上缴贡献给清流一派各个大人的赃款,每年都会从本地百姓中搜刮出来送去的孝敬,在这里面,谢首辅既收取了高拱送来的上贡,无疑也充当了保护伞的作用。

若是账本被揭破流传,清流一派的名誉再也不复从前,谢首辅无疑更是名声扫地。

除了这本账册外,刘瑞还提供了一本薄薄的册子。

里面记录在案了谢首辅全部带着污点的私人生活,包括和儿媳通奸,伪造证据陷害南派官员,以及还有当年牵连了好些南方学子的舞弊案等等,也都在册中记录着。

谢首辅看着手中的记录,心里又惊恐又震怒,但是没办法,若是自己不妥协,到时候刘瑞派人把册子里面的内容都公开了,他的境况就鸡飞蛋打,十分被动了。

两个人在御书房密谈了许久,等到谢首辅出宫时,很多黄门和宫女都看到了他灰白的脸色和蹒跚的步伐。

所以刘瑞可谓兵不血刃就从谢首辅手里夺回了权柄,又看在想继续用谢奕的份上,没有请追不舍,反而让谢首辅平和的还政。

新帝在朝堂上大展手脚,培养自己的人脉和臣子,锐意进取,慢慢的谢首辅已经在朝中失去了优势,被挤到越来越边缘化的境地。

谢首辅用了半生时间把一切心力都用在了仕途上,终于位极人臣,没享受多少年成果,苦苦求索的一切,到头来又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这对于一个生平最是爱权,为了仕途和朝廷党争几乎付出一切的人来说,也算是最大的惩罚了。

在今年,谢老爷几次上书病退,最终也得到了同意,由刘瑞加封一层虚职后荣退。

在谢奕调回京都时,谢首辅已经病退致仕,回到了旬州的祖宅,和谢大郎和谢夫人一起生活。

然而谢老爷本来应该安享晚年的,但是回到旬州没有半年,谢老爷就被谢家对外宣称是得了急病而去,实际上谢老爷则是被知道自己被亲爹带了绿帽子,怀恨在心的谢大郎所害。

谢夫人前几年无意中说起,谢大郎才知道,原来他的发妻刘氏和亲爹竟然有首尾,加上谢大郎被谢老爷“流放”到旬州,彻底只能做个富家翁,再也没有什么前途可言,早已为谢大郎所不满。

这些原因的发酵下,加上谢老爷回旬州后,身上的积威难改,各种管束和看不上自己,更为谢大郎所怀恨在心。

种种因素的催使,让谢大郎终是走上了弑父之路,在谢老爷的茶中投下了剧毒,把谢老爷毒死。而第一个发现的谢夫人,则是袒护着儿子,与长子一起,匆忙间就将人装进棺材里封起来。

等到谢奕带着妻小回旬州丁忧时,谢老爷的棺材已经下葬,一切的荣辱是非,都埋在了黄土里。

丁忧的三年过后,谢奕重新被委以重任,调任南方,在地方上继续发挥作用,磨练自己,造福一方。

也是在岭南,陈芸辛苦的生下了自己的第二个孩子,是个七斤八两,白胖白胖的儿子。

谢奕为儿子取名为谢霜,取自“宁为秋霜,勿为犬羊”的寓意。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