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虚幻的旅行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章(第1页)

&ldo;如果没写什么,就没有必要取走。&rdo;资历最深的山路刑警反驳说。

&ldo;也许广告画本身能表明犯人的身份吧!&rdo;

&ldo;很可能是这样。&rdo;

其他破案人员点头同意下田的看法。

&ldo;这就是说,广告画本身有表明犯人身分的线索啰!&rdo;

那须瞪视着摊在桌上的&ldo;杜富尔峰&rdo;。

&ldo;广告画印得很多吗?&rdo;

&ldo;据说印了一千多份,各处分送。&rdo;

&ldo;这样大量分送,到哪儿去找表明犯人身分的那一张呢?&rdo;

在大家七嘴八舌议论纷纷的时候,下田又提出‐个重要看法。

&ldo;可否暂且把穗积裕希子放在一边。犯人有没有可能是日本旅行社的职员呢?可不可以假设广告画是罪犯本人拿到被害人处去的呢?&rdo;

下田的话如同拨云见日,使大家一下子开了窍。

假若犯人是日本旅行社的职员,是他把广告画带到日比野家的话,那么作案后把广告画继续留在被害人处,他就会感到别扭。这样一来,现场捡到的那盒火柴就有了重要意义,因为旅行社的职员弄到这种火柴的机会是很多的。

&ldo;马上调查一下日本旅行社中有谁经常去被害人处。说不定这一次真正抓住了线索。&rdo;

那须采纳了下田的意见。土气低落的破案本部重新活跃起来。

第九章改换导游

从雅典到罗马,飞机约飞行一小时四十五分。飞机准时起飞,二十分钟后,已越过陆地,到达爱奥尼亚海上空。从高空中望下去,感不到大海碧蓝如黛,而是白茫茫的‐片。在遥远的下方,飘着片片浮云。

裕希子瞅了一眼邻座的野泽弘子,她还在沉睡中。早上看到时她那脸上呈现的酒色无度的痕迹已经消失,现在是一副寂寥凄凉的睡容。

乘飞机旅行比坐火车要无聊得多,看不到坐火车时见到的窗外不断变换的景色。即使坐在舷窗边,从那小窗口望出去,看到的也只是茫茫云海。就是从云隙间望到陆地,从一万多公尺的高空俯视,也缺乏立体感,景色变得平淡无奇,情趣索然。如果座席不在窗边,只有看看书,或借来耳机听听音乐,或干脆闭目养神。

裕希子无心看书,不想睡觉,也看腻了舷窗外的单调景色。她的思路不由地又回到昨晚偶然传到枕边的谈话上去。

&ldo;那两个人会是谁呢?&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