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驻岛大佬家的甜软小美人[年代]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章(第1页)

杨清清礼貌地向常芳泽问好。

当长辈的,知道两个小姑娘想多聊聊天,便说去前边买一个葱油饼,给她们留了空间。

宁荞拿出饼干盒,问她怎么进城了。

过去念书时,宁荞也总爱和她分享好吃的。杨清清没客气,双手接过:“一看就很好吃!”

饼干又香又脆,杨清清吃得眯起眼睛,说道:“我们村知青上山的时候不小心被人推了一下,摔下去了,闹着要看医生。听说她爸爸是沪市的领导,知青点怕担事,就找了一辆拖拉机,送她到医院看看。”

“还好来医院了,刚才医生检查之后,说她磕着脑袋,可能有淤血什么的,反正还得再观察。她给我们塞了点钱和票,让我们下去帮忙买点吃的。”

“他们都说知青事多,可我觉得,幸亏她把事闹大了。撞到脑袋可大可小,前些年我们村一个小孩,偷跑去水库玩,地滑,他一不小心跌了一跤,后脑勺着地,刚开始还是正常的,等到第二天,人就没了。”

“这就是老话说的,会哭的孩子有糖吃,闹一闹,好歹能做个检查呢,要不然谁心疼她?荞荞,幸亏你不是知青,要不然像你这么老实的人,跑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保准要吃亏,太吓人了。”

宁荞愣了神:“下乡真的很吓人吗?”

“当然吓人了,我们这儿的知青,夏天顶着烈日耕地插秧、扛麻袋,晒得脸和胳膊通红还脱皮,冬天里三层外三层裹着,都还是受不住冻。”

“点着煤油灯去打井挑水,摸黑在农田里干活,一年到头吃不到细粮,分多了粮食,村里人还要吵吵。而且,就算是夏天,洗澡也不方便,大家都过得糙,知青根本受不了……”

“听说我们村都算好的了,一些偏远地区的知青,条件更加艰苦!”

没人比杨清清更清楚大队知青一天到晚都忙些什么,她话匣子一开,边吃边说,一刻不停。刚下乡时,肯定是满腔热血,但艰苦的环境和高强度的体力活根本就不给人缓冲的余地,于是他们便期待回城或被推荐上大学,然而,却是没影儿的事。

当地人虽大多朴实,可还是会排斥知青,如果知青点的同志们内部都还不团结,日子就更难过了。

哥哥说下乡苦,知青骨折都没法送医,宁荞听着警惕,但只要当心一点就好。

然而现在,下乡这回事,突然变得具体化,她开始傻眼。

“而且,表现不好的知青,还得受罚。”

“像是被安排去扫牛棚都算轻的了,我们村一个知青,不愿意和大队书记的儿子好,得罪了人家,就被安排去挑大粪。粪桶这么重,还臭,我看着都替她可怜,但也没人为她说话,怕牵连到自己。”

宁荞的眉头紧紧锁着,再也没有舒展过。

“荞荞、荞荞?”杨清清的手在她面前扬了扬,“你怎么了?”

“我、我也要下乡了。”

“咳咳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