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秦]穿成始皇家的崽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 20 章 不祥(第2页)

真相竟然真的和他们的猜测相差无几!

庶人胡亥真的逆谋了!赵高也真的背叛了他们的陛下!

“这……敢问陛

下,李斯说的可是真的?”开口问出声的人不是王绾,而是御史大夫冯劫,他的脸上仍然残留着几分震惊。()

始皇帝看了一眼底下坐着的大臣们,然后沉声道:“李斯所言非虚。”

?本作者冬沙提醒您最全的《[秦]穿成始皇家的崽》尽在[],域名[(()

始皇帝简单的一句话,六个字,却让在场不少的人倒吸了一口冷气。

逆谋!

胡亥竟然真的敢联合赵高一块逆谋?

而且听李斯的意思,他们甚至想对长公子下手?

“朕之前一直按下不表,并不是想替庶人胡亥做遮掩,而是怕骊珠前去救援扶苏一事传开后会横生枝节,如今骊珠和扶苏既然安全回来了,那么自然无需再隐瞒了。”

始皇帝一开始就没有想过将胡亥等人所做的事情都带进他的棺材里,因为胡亥不是无名小卒,赵高也并非普通奴才,更别提还有一个被始皇帝留住性命的李斯了。

他之所以一直拖着不说,原因就像他说的那样,倒也不是怕胡亥等人还有同党,而且担心六国余孽得知此事之后会浑水摸鱼,从中作乱。

但是现在小骊珠成功的救下了扶苏和蒙恬,还把扶苏平安的带回咸阳,那么始皇帝自然将胡亥和赵高等人的恶行都公之于众了。

一来是不想给胡亥和赵高他们留面子,二来也是为了小骊珠好。

如果始皇帝选择什么都不说的话,那么小骊珠的功劳就无人得知,如此一来,对她未免有些不公平。

看刚刚王绾出声反对就知道了。

虽然刚刚开口反对的人只有王绾,但是始皇帝很清楚,反对的人绝对不止他一个,所以将真相公开是很有必要的。

看这会儿没有人再开口反对始皇帝册封小骊珠做长公主,以及带她一块去祭月就可以看得出来了。

“既然如此,那么骊珠公主确实是功不可没。”其实王绾对小骊珠并没有任何意见,不说他们之间没有任何的恩怨了,只说他们两人的年纪,他给小骊珠当爷爷都绰绰有余了。

所以他反对,并非是针对小骊珠,而是觉得始皇帝对她过于优待和宠爱了,这对其他皇子公主而言确实是不公平。

但是当王绾得知了小骊珠的功劳之后,他就说不出始皇帝过分优待和宠爱小骊珠这样的话了,毕竟这都是小骊珠该得的。

至于小骊珠一个二岁小孩怎么能从沙丘宫赶到上郡救下扶苏和蒙恬,王绾等人倒没有觉得太奇怪。

因为始皇帝他们没有明说,所以王绾等人自然下意识地以为始皇帝是派了一支队伍护送小骊珠赶往上郡救人的。

谁能想到小骊珠是一人一马孤身“赶路”的呢?

*

然而王绾等人知道了始皇帝为什么要如此重视小骊珠的原因,其他人却并不知道。

在不知道小骊珠有何功劳的情况下,突然被告知她不仅被封为昭阳长公主,赐四川郡作为食邑,甚至还能得到与始皇帝一块祭月的机会,这样的殊荣如何不叫人眼红?如何不叫人嫉妒?

要不是小骊珠和始皇帝

()住在一块,只怕她的门槛都要被踏烂了。

不过小骊珠这个当事人是耳根子清净了,扶苏的耳根子却清净不了。这一天出门,他都不知道自己偶遇了多少个兄弟姐妹了。

这些人当中,多数都是向他打听小骊珠的——这不奇怪,谁不知道那么多兄弟姐妹当中,只有他和小骊珠的关系最好——但是让扶苏没想到的是,竟然有一小部分人竟然起了挑拨离间的心思。

什么“大哥您居长,按理来说应该您陪父皇去祭月才对的”、又什么“我真替大哥您感到不值,一个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的小丫头竟然抢了您的机会和风头”、还有什么“大哥您在上郡辛苦五年,真要分封的话那也该给您分封才对的,哪轮到一个小丫头片子啊”。

诸如此类的话,扶苏今天是听了不少了。

他们是真心替他感到不值,还是想让他对小骊珠心生不满的,扶苏心里面清楚得很。

虽然他容易钻牛角尖,但是他不傻的好吧?

更别提扶苏就是当事人,很清楚(其实也不算太清楚)小骊珠在沙丘宫变一事当中的功劳有多大,所以对于始皇帝破格将小骊珠册封为昭阳长公主,并且将四川郡赐给她作为食邑,扶苏压根就没有任何的意见。

至于始皇帝让小骊珠陪他一块祭月,虽然扶苏不知道原因,但是他相信始皇帝这么做肯定有他的道理的,所以扶苏同样没有任何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