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秦]穿成始皇家的崽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 51 章 坐地起价(第3页)

但是坐上行奴发明的这个新农具之后就不一样了,不仅坐着就可以完成插秧拔秧的动作,而且行动还不费劲,只需要双脚在水中划拉一下。

可以说是既减轻了劳动强度,又提高了工作效率,真可谓是一箭双雕。

因此见小骊珠给行奴鼓掌了,文娥也忍不住跟着拍起手来。

虽然文娥现在给小骊珠当宫女之后,更加不可能下地种田了,但是她家中的父母还是兄弟姐妹仍然得靠地吃饭呢。

所以行奴发明和改善的那些农具对于文娥本人来说或许用不上,但是对于她的家人们,以及天底下许许多多和她家人一样的平民百姓,那可太用得上了。

事实上也确实是这样,被行奴取名为“秧船”的新农具一经推出之后,瞬间成为许多庄稼人的心头宝。

要知道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每年一次的插秧拔秧就相当于一场渡劫,偏偏他们非渡不可,因此许多人早就把腰给累坏了。

但是对于手停口停的他们来说,腰累坏了又怎么样呢?只要没累断,那就得继续咬咬牙接着干。

然而今年不一样了,今年他们有了秧船,插起秧来,拔起秧来不仅没那么辛苦,速度甚至是之前的两倍。

于是有外地人这个时候来咸阳的话,就会看到田间出现了这样一片稀奇而有趣的画面——

只见田中的农夫与农妇个个身骑秧船,日行千畦,而少见伛偻而作者。

行奴成功的造出了秧船造福百姓之后,小骊珠又得到了一个抽奖的机会。

这次她抽中的是制糖的技术。

秦朝是有制糖技术的,但是这套制糖技术是从西周那时候流传下来的,至今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在这几百年里,流传下来的制糖技术自然是有精进了,但是并不多,因此糖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依然是奢侈品。

毕竟如今的制糖技术不仅成本高,而且工艺复杂,一般来说只有贵族和有钱人家才吃得起。

但是别以为贵族和有钱人家吃得起的糖就是什么好糖了,因为制糖技术落后的原因,制造出来的糖不仅颜色暗,而且十分的粗糙,从外表上看和美这个字是完全不沾边。

但是小骊珠让人照着抽中的制糖法里面的“黄泥水淋脱色法”去制糖之后,却发现制作出来的糖竟然洁白如雪!

就连小骊珠这个知情人士看到制作出来的白糖后都惊讶不已,更别提那些不知情的人了。

看着被她们制作出来的白糖,个个既惊喜又难以置信,谁能够想到用黄泥覆盖到她们制出的黑糖上后,黑糖竟然变白了?

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原本在她们的概念里,用黄泥覆盖黑糖,只会把黑糖弄脏而已,哪里想到黑糖不仅没有脏,反倒是变白了?

其实这个现象只是因为黄泥吸附了黑糖中的色素才导致黑糖变白的,只是这个时候的人并不知道真相,因此越发觉得神奇了。

小骊珠让文娥用碟子盛起一部分的白糖,然后用密封的盖子倒扣上去之后,她就跑回去给始皇帝送惊喜了。

只是让小骊珠没想到的是除了始皇帝之外,扶苏也在场。

扶苏可比小骊珠要早到得多,但是始皇帝当时在忙,扶苏也不敢打搅他,只能够在一旁等着他处理公务。

好不容易终于等始皇帝把手上的事情都处理好了,扶苏才有机会跟他禀报,结果刚说完,外面就有奴才通报说小骊珠来了。

小骊珠人还没有进门呢,声音就先从外面传进来了:“爹,你快猜猜我给你准备了什么惊喜?”

小姑娘的一句话,瞬间就将始皇帝的注意力都给吸引过去了,眼里立刻就没有了扶苏这个大儿子了。

见状,扶苏忍不住在心里暗暗道,果然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啊。

但是扶苏并没有因此而不高兴,因为他也挺好奇小骊珠给始皇帝准备了什么惊喜的。当下别说始皇帝的注意力了,就连扶苏的注意力都被小骊珠的话给吸引了过去。

“咦,扶苏也在啊?”小骊珠倒没想到在这里碰上了扶苏,兄妹俩互相打了一声招呼之后,小姑娘便捧着手里的“惊喜”让他们猜了,“扶苏你也一块猜猜看。”

扶苏瞧了一眼小骊珠手里捧着的东西,然后道:“那我就先抛砖引玉献个丑了,我猜骊珠你给父皇准备的应该是什么新鲜吃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