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炮灰他什么都会[快穿]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7章(第1页)

助理人员已经进去通知考官等人可以进场开始考核,考场内,暂时只有阮笳和宋止遇两人。

瞥了一眼仿佛已经掌控全场的宋止遇,阮笳忽而开口,漫不经心道:“你的能力,使用条件是姓名和长相对吗?”

阮笳说话的声音不大,恰好是两人能够听到的程度。

正沉浸在一切都按计划进行中的宋止遇呆住了,冷汗唰地一下从额角冒了出来,不等他想到如何回答,考官已从隔间走了出来,看着收回视线的阮笳,宋止遇只能勉强压下心中的恐慌。

直到这次的试题纸发下来,看到和自己用能力看到时一模一样的题面、顺序,宋止遇才重新找回一点刚才的信心。

能力被阮笳猜到又怎么样?他早已经做完了所有需要使用能力的步骤。这种超自然的东西,就算阮笳说出去,只要他一口咬死不承认,又有几个人会相信?宋止遇放下心来。

看题和思考准备的时间也是十五分钟。阮笳只扫了几遍题目,就开始在草稿纸上简单记录思路,旁边的宋止遇也一样在写写划划,但他仅仅只是将自己早背好的三道题答案默写出来,第一道题目后,他随便写了几个题面上的符号,以免太过突兀。

十五分钟过去,考官按照流程宣布由阮笳先行作答。

整理了一下草稿纸,阮笳淡定起身,漫不经心地扫了一眼满座都是各专业学术界知名人士的考官席,他没有一丝怯场,十分顺畅便开始作答。

“第一题,关于-h和-n结构簇”

宋止遇在阮笳开口的同时,便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仔细聆听。按照规则,阮笳作答过程中,他不能提笔记录,因此,宋止遇在看题时提前将第一题的题面反复熟悉了好几遍,以免影响后续梳理思路。

然而,当阮笳正式开始作答后,宋止遇的表情却从一开始的严肃认真,逐渐变得呆滞,而后手心渐渐冒出了层层汗液。

除了最开始几句,他竟然完全跟不上阮笳的思路,听到后面就和听天书没有两样。

那些答案中提到的定理、公式,还有各种理论推导,宋止遇都觉得仿佛曾经见过,却一个也无法将其与题目串联起来,更别提形成一套自己的答案逻辑。

等到阮笳回答完毕坐下,轮到他时,宋止遇在众位考官的注视下,嘴唇嗫嚅了好半天,却只是单纯重复了几句题面。

当答题倒计时走到最后十秒,宋止遇顶着巨大的压力,垂下头难堪地说道:“对不起,我对这道题目没有头绪。”

对面的考官中有几个轻轻皱了皱眉头,但也没有多说什么。

好在,接下来第二题由他先作答,坐下又站起的宋止遇平稳了一下有些波动的心情,拿起草稿纸,按照上面早默写好的答案有条不紊地回答起来。

因此前一题的失利,宋止遇这次的回答格外细致认真。当回答完毕坐下时,他还不忘礼貌地对考官们微微鞠躬,争取弥补前一题的不足。

对于后几题的答案,宋止遇还是非常自信,毕竟联考的得分已经证明了它们的正确性。

但是,当阮笳接替答题时,宋止遇的表情绷不住露出愕然。

阮笳的答案不说与他的一模一样,只能说毫无关联。若不是规则中早说明了两人的题目一样,以及阮笳口中时不时蹦出的几个题面上的名词,宋止遇都要怀疑他们两人拿到的是不一样的试题。

接下来,第三题、第四题,都是这样的情况。

宋止遇藏在座位下的手指隐隐颤抖,对面考官团教授们始终保持着平淡的表情,看不出一点端倪。非要说的话,在宋止遇的视角里,隐隐觉得,他们好像更认同阮笳的回答。

开始前的自信早已荡然无存,宋止遇此刻的心中满是不确定的忐忑。

当流程进行到互评环节,阮笳作为一号,由他先对宋止遇的回答全程进行评价。

按照一般满分模板,这时候大多数人都不会对对手采取过于尖锐的措辞,而是会选择比较委婉的发言,以展现自己的包容沉稳。

但是,阮笳站起身后,轻轻看了故作镇静的宋止遇一眼,开口第一句便十分辛辣。

“我认为,宋止遇同学这次考核的回答是完全不及格的。”

无视宋止遇愕然的目光,阮笳继续说道:“第一题不必多谈,第二、第三、第四题,题面与这次y市联考的几道试题十分相似,但只要认真分析作答过这两套题目,就能够发现它们在细致处给出的条件其实完全不同。”

“我无法理解,作为过去一年间y市全市第一、这次联考拿到735分高分的宋止遇同学,为何一道都没有发现问题。”

阮笳的话语锋利,如同一个巨型炸弹投掷到宋止遇的耳边,令他的双耳不住嗡鸣,大脑一片空白。

考官席上,诸位教授终于露出了一些宋止遇能够看穿的表情,却是和阮笳所说如出一辙的疑惑。他们非但没有制止阮笳一反常态的锋利发言,反倒隐隐流露出赞同。

这就说明,阮笳所说的,并不是假话。

宋止遇不敢置信地低头仔细再看手中的题面,以他本身的能力,不论是联考,还是这次考核,根本不可能做出这些题目来,因此每次答题,宋止遇都是靠纯粹将题目与答案一一对应背诵出来。

脑中隐约还能回忆出联考的题面,这一次因为有阮笳直接指出的缘故,他终于发现了其中微妙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