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北京悠悠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章(第1页)

&ldo;咽。是美好了。还取了个装饰门面的名字,叫作&lso;悠悠馆&rso;。&rdo;

&ldo;悠悠馆?&rdo;

&ldo;之所以取名悠悠馆,乃表示悠然自得之意……&rdo;

&ldo;啊!是这样!这么说,那座房子是他的工作场所了?&rdo;

策太郎回想起上次回国前,到文家去辞行的情景:当时,这座房子才刚刚着手打地基。文保泰在工地现场兴高采烈地指手画脚,谈论着他的计划:

&ldo;还要在后院另建一栋房子,我把它作为工作场所……&rdo;

他所说的工作场所,当然是取拓本的地方了。

文保泰并非以取拓本为生,将那栋房子取名为悠悠馆也确实恰如其分。

&ldo;文保泰与政界要人来往频繁,简直成了头面人物。据我了解,他与庆亲王特别亲近。说不定可以从他那儿得到重要的情报。过去你在北京和他相处时,他很喜欢你。希望你能担当起和文保泰联系的角色……暂时还没有什么具体的事要你去做。首先,你必须进一步设法取得文保泰的好感和信任。&rdo;那须启吾说。

策太郎从那须的住宅出来,漫无目的地信步而行。

当他下决心到北京来的时候,他的脑海里便不时地出现一位年青美貌的女性的倩影。

这就是名叫王丽英的中国女郎。她热心妇女教育,尤其喜爱美术,曾到日本求学,就读于东京女子师范学校。

策太郎回日本后,曾利用业余时间担任过汉语讲习会的讲师。在汉语讲习会会场经王丽英的介绍,他还结识了一个名叫李涛的清朝留日的男青年。那时,李涛在该讲习会担任会话教师。

在日本时,策太郎和王丽英曾有过多次相会,王丽英旅居日本期间总是穿和服,并且外罩一件带折子的宽大的和服裙。

&ldo;为什么您不穿本国服装呢?我觉得中国服装是很有魅力的。&rdo;

有时,策太郎这么问她。每当此时,她的表情总有些不大自然:

&ldo;您说的是旗袍吧。那种衣服是满族服装,原非汉族的传统服装,我想,这一点您是了解的。日本的服装源于中国,我喜欢穿日本服装。&rdo;

王丽英就这么简单地答复了他。

不久,王丽英回到中国,住在北京。这是李涛告诉策太郎的。王丽英回中国不久李涛也跟着回国了。

李涛回国后,策太郎通过友人了解到李涛住在北京的高公庵胡同,把地址记在笔记本上。他想,要想知道王丽英的住所,间间李涛就行了。估计李涛和王丽英彼此之间肯定会有联系。

一九○三年前后的日本,成了中国革命的温床。中国惠州地区反清起义失败以后,许多血气方刚的进步青年纷纷逃往日本。他们经台湾来到横滨。这些留学生大都聚集在孙文的周围。孙文时年三十八岁,他提倡打倒清朝政府,建立共和国体制。此外,稳健的改良派康有为、梁启超等,戊戌政变失败后,也亡命到日本。当时日本的君主立宪派和共和派都在争取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