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北京悠悠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5章(第1页)

&ldo;有些事必须调查清楚……这儿的主人不是内出血死的。而且,凶器没有刺中要害,伤口也不深。&rdo;

&ldo;那么?&rdo;

&ldo;我想是不是利刃上涂上毒药了?……不,在投有调查清楚之前,傲大夫的也很难下结论。我只是推测罢了……说不定是涂上了一种&ldo;辽鸟头&rdo;【注】的有毒药物……化验才行。不过,我这儿没有那种设备和材料。您明白吗?&rdo;

【注】辽鸟头是一种有剧毒的植物,过去有人用此制造毒箭,也可药用,制成镇痛剂‐‐译者注

策太郎点了点头,在他后面的那须也点了一下头。

第八章 那公馆

以前那须启吾常说,北京金鱼胡同有两个那公馆。

第一个那公馆是指清朝外务部尚书、外务部会办大臣兼步军统领那桐的府邸。

另一个那公馆,就是那须的住所。那须启吾姓名的第一个字也是&lso;那&rso;字,他就诙谐地称自己的住处为&ldo;那公馆&rdo;。不过这个那公馆只是一间极其简陋的租房罢了。

据《顺天府志》等史料记载,很久以前金鱼胡同也曾叫作金银胡同。据说,往昔此处有魏骑营、军械库等。直至今日,这条胡同附近还有个称作校尉营的地方。校尉营的东边是陆军将校的办公处,之后乃成为北京警卫司令部,金鱼胡同位于紫禁城附近。清廷文武官员的住宅多设在此处。同时,金鱼胡同离外国使馆区东交民巷也比较近,在这里居住的外国人也不少,尤其是日本人。这条胡同是东西走向,南北两侧的住房将胡同夹在中间,南侧住宅多属那公馆。那公馆旁边有座花园,当地居民称为&ldo;那家花园&rdo;。

那公馆的主人那桐,字琴轩。

他是满族中以最勇敢善战闻名的叶赫那拉氏的后代。至于那桐本人,与其说他勇敢,英若说他足智多谋。这也许是对他的过分赞扬。实际上,他是以溜须拍马、阿谀奉承著称于世的。

义和团事件发生后,他被起用处理善后问题,这便为他的飞黄腾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此之前,他踏入仕途已三年,却无多大名气和地位。

八国联军攻打北京,西太后携同皇帝、皇族宗室、达官显贵逃往西安。此时,正需要有人在北京和外国人进行交涉和处理义和团事件。

当时,除降职为两广总督被贬至广东的李鸿章以外,没有其他人能胜任上述工作。处理和谈问题,李鸿章是有经验的,有人把他称作处理战败的专家。

但是,八国联军方面提出,希望议和全权代表除李鸿章外,还应当有一个皇族代表。然而,当时绝大部分皇族都亡命西安。

此时,正好有一个庆郡王的皇族在北京近郊避难。于是,亡命西安的清政府便任命他为皇族代表,升格为亲王。在此之前,庆郡王是个穷皇族,在政界方面没有经验。他被任命为议和全权代表之后必须起用幕僚。但是,他不敢起用大人物,便选中了在顺天府愁闷度日的那桐。

李鸿章、庆亲王组成议和全权代表团,李鸿章手下的首席幕僚是山东巡抚袁世凯,庆亲王手下的首席幕僚是那桐。

这样,袁世凯与那桐后来关系十分密切。

袁、那两人性格迥然不同,但在某些方面也有相似之处。他们二人均非进士出身。进士是擢升高级官僚的重要阶梯。袁世凯由李鸿章抚养成人,而那桐是庆亲王一手提拔起来的,论资格只不过是进士下面的举人而已。

义和团事件后三年,那桐如旭日东升,不断得势。其盟友袁世凯因李鸿章病故,像继承遗产似的晋升为直隶总督。当时,袁只不过四十多岁,其飞黄腾达之迅速,的确超乎寻常。

那桐得势以后,他那鸡蛋型的脸庞胖多了,显出一副福相。他大腹便便,俨然是不可一世的人物。

文保泰突然死亡的那一天,那桐从外务部回到家里,秘书立刻向他报告了此事。

那桐兼任步军统领,秘书向他汇报文保泰之死,也可以说未必仅仅是私人关系。

&ldo;那不是很奇怪的吗?悠悠馆经常关得那样严实……看来,可能是家里人搞的吧……,难道那家伙会自杀吗?&rdo;那桐说。

&ldo;不,根据和他最近见过面的两个日本人说,当时文保泰的心情是很舒畅的,还说马上就要搞拓本,正兴致冲冲地做准备呢。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自杀呀!&rdo;

秘书将自己所听到的如实作了汇报。

&ldo;是啊!……只要有人请他搞拓本,那家伙都是非常热心的。&rdo;

那桐虽这么说,实际上他知道文保泰之所以兴高采烈,不仅仅是因为取拓本,而且是由于得到巨额贿赂。再说,文保泰绝不会轻生,这一点,那桐比任何人都清楚。

他想:&ldo;文保泰白自捞了五万块钱,怎么会不高兴呢?……&rdo;

实际上,起初文保泰在充当掮客这一角色时,就曾经向那桐提出佣金的事了。

当时,那桐对他说:&ldo;那你可以向日本方面提嘛。&rdo;

结果,他真的和日本方面讲价钱了,直到讲定给佣金五万元为止。

这种人怎么会想死呢?

&ldo;那两个日本人说,屋顶有可疑之处。希望从屋顶上进行调查。&rdo;秘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