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北京悠悠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8章(第1页)

当芳兰汇报文保泰被杀的详细过程时,那桐完全像是坐在剧院的最前排看戏似的,觉得非常清楚。他心中暗自思忖:&ldo;芳兰的口才非同一般。看来,自己对她要多加小心啊。&rdo;

&ldo;真奇怪啊。我有生以来还没有见过这种事。&rdo;芳兰汇报完毕,用这样一句话作了小结。

&ldo;你今年几岁了?&rdo;那桐突然问道。

&ldo;是……唉,已经二十二了。&rdo;

&ldo;别说你没有见过这种事,我活了五十年,也从来没听说过一个人从屋里面扣上门栓,居然还会被人杀害的。&rdo;

其实,那桐边听芳兰汇报,边用怀疑的眼光盯住芳兰,想从中找出漏洞。可是,直到她汇报完毕,也没有发现任何破绽。那桐对她更加警惕了。

昨天,芳兰和文保泰很顺当地送来一百万元,当时,文保泰绷着脸,太阳穴还微微跳动,可是,芳兰却和平素一样,坦然自若。

在百万巨款面前处之泰然,那桐觉得她真是个难以捉摸的怪物。

&ldo;唉!真是令人不快……&rdo;

芳兰离去后,那桐嘟嘟嚷嚷地自语道。

她走后,庆亲王的使者来了。

&ldo;嗯?您来了。有何贵干?&rdo;

那桐发挥了他那有名的阿谀奉承的本领。

可是,使者摇摇头说:&ldo;不,没有什么别的事。我只是向您报告,据说俄国公使要来拜访。&rdo;

第九章 政客往来

北京的衙门都设在清朝皇帝居住的紫禁城旁边。兵部、工部所在地正处于外国公使馆所辖地区和被指定为治外法权地区,义和团事件发生后被迫迁移。

外务部恰好不在上述地区之内,所以未曾迁移。

如前所述,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的旧体制是不承认世界上有和中国对等的国家存在的,毋须设置管理外交事务的行政机构。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才不得不承认存在对等的国家。

咸丰十一年(一八六一年)设立管理外交事务的行政机构。这个机构最初挂的牌是: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地点是在北京的东堂子胡同,房子利用了原来的&ldo;铁钱局公所&rdo;(即制造局)。同时为了招收学习外语的学生和供归国外交官们在北京逗留时居住,还将&ldo;铁钱鑢房&rdo;(即货币铸造所)加以改建,起名为&ldo;同文馆&rdo;。

不过,同文馆很快被撤梢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称外务部。民国成立后又改称为外交部,而且将该部迁至邻近的石大人胡同的原&ldo;宝源局&rdo;内。这是后话,不必多提。

光绪二十九年,外务部设在东堂子胡同的一所粗糙而又古老的房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