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北京悠悠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2章(第1页)

&ldo;好啊!你真不愧是侦探名家哪!连那么一点点小事都推断出来了,我真是服了!&rdo;

&ldo;告诉你吧。据说芳兰摔倒以后爬起来时动作显得特别慢。这个情况也是从那两个日本人嘴里掏出来的。&rdo;

&ldo;你调查得真仔细啊!&rdo;

&ldo;谁也不注意的细节,往往隐藏着意想不到的线索。比如说,有人会想,她摔倒的姿势是不自然的,爬起来也会不自然,动作缓慢。其实呢?她慢慢地爬起来,是为了观察一下文保泰是否像平素那样坐着不动。另外,窗帘下端有几厘米空隙,也是事先故意搞的……然后,不就只剩下勾凶器的扳机了吗?在摔倒后再爬起来的一刹那,芳兰已经很敏捷地勾了扳机了。怎么样?是不是我说的这样?&rdo;

&ldo;哦!我除了说你是一个有特殊才能的人之外,再也没有什么可讲的了。作为鞑虏的心腹,你像狗一样到处闻来闻去,我真替你可惜!新政权成立后,一定会重用你吧。&rdo;

&ldo;你说的新政权,什么时候才能产生?&rdo;

&ldo;你这样有敏锐观察力的人,还不明白吗?&rdo;

&ldo;我明白的话,就不必辛辛苦苦地做现在这种事了。&rdo;

&ldo;十年以内……这是我的预言……好,咱们暂时先把这些放一放。我问你,你是怎么知道芳兰勾扳机的?&rdo;

&ldo;我刚才不是说了吗?除了我说的那种情况以外,不可能有别的。芳兰是个精心安排的人物,程序也很复杂。一旦掌握了线索,她作案的事实便会被全部查出来,她也就难以逃脱了。

&ldo;是吗?……我们确实没想到会有你这样善于观察的人喏。&rdo;

&ldo;这只能说你们太过于自信了……剧本作家,我想问你一件事,你有没有去过现场?&rdo;

&ldo;没有,一次也没有。&rdo;

&ldo;一次也没去过,居然能设计出这样一个方案,真不简单啊!&rdo;

&ldo;不,我只是偶然想出来的。&rdo;这时,李涛觉得不必再隐瞒什么了,干脆痛痛快快地讲出来。&ldo;有一次,芳兰对一个曾在日本学过建筑的人说,混凝土结构牢固,很难一下子剥下来。那个人说:&lso;不会的。&rso;芳兰就告诉他悠悠馆就有这种情况。对方仔细问了情况,芳兰告诉他,悠悠馆里的柱子是用天然石砌起来的,石块乱七八糟,柱子的缝隙大小不一,很不像样……于是,那个人说,这样的话就没办法了。之后,芳兰把这件事告诉我,还说石头与石头之间的缝隙又大又深。这种情况给我印象很深。&rdo;

&ldo;你根据芳兰提供的情况,想出暗杀文保泰的办法以后,是不是拍案叫绝了呢?&rdo;

&ldo;不,没有,我的脑子没有你那么灵活。当时,我只是把芳兰讲的情况记在脑子里。过了些日子,芳兰和我谈起文保泰取拓本的事,提到文保泰用的棉花球是一种特殊的取拓本的工具,里面装了弹簧。这时,我一下子就把芳兰讲过的石头间的空隙和棉花球内装弹簧的事联系起来;然后又想出使水泥脱落的办法……总之,这些事情一股脑儿都在我脑海里浮现出来了……而且,最理想的是,文保泰大体上,都是在固定的地方工作……我想,如果把悠悠馆当作舞台,能不能在这个舞台上做些什么有趣的事呢?&rdo;

&ldo;于是,你就想出杀人的游戏来了,是不是?&rdo;

这时,张绍光插了一句话。可以听出来,张绍光说话的口吻带有轻蔑的成分。

&ldo;当时,我正好了解到日本方面打算通过文保泰收买清朝政府的要人。所以,决定把悠悠馆当作舞台……我还和芳兰商量过这样做有没有可能。&rdo;

&ldo;你索性试一试,是吗?&rdo;

&ldo;芳兰试了多少遍了。&rdo;李涛回答说。&ldo;她把弹簧插进缝隙的深处,再将类似魔术师使用的那种细长的利剑牢牢地塞进去。剑端约二厘米长的地方涂了烈性毒药,然后用剥下来的水泥块盖上,将毒剑隐蔽起来。这些事做完以后,我们还是不放心。因为,应当怎样才能使盖上的水泥块掉下来,让毒剑猛射出去的问题还没解决。之后,芳兰用结实的细绳子,紧紧地系在水泥块上,通过排水口把绳子的一端拉到外边。细绳子是用透明丝编的,肉眼几乎看不出来。这条细绳正是你讲的凶器的扳机。当然,勾扳机也是有窍门的。据芳兰讲,拉绳子,也就是你说的勾扳机,应当迅速有力地猛拉一下,这样,水泥块就会被拉下来,毒剑受水泥块撞击,便立刻被尾部顶住的弹簧用力弹射出去,飞向前方。

毒剑安在什么地方呢?这也是经过仔细推敲的。为了对准文保泰坐的地方,芳兰找了好几处石缝安装毒剑,最后才选择了一个最佳的位里。然后,悄悄地进行试验。好在只有她一个人能够自由进出悠悠馆的,而且钥匙也由她保管,她有很多机会慢慢练习射击。角度、高度、弹簧的韧性、细剑的选择,都是经过仔细琢磨的……再加上芳兰有毅力,工作认真。她反复试验,以期达到正式&lso;演出节目&rso;时胸有成竹,万无一失。&rdo;

&ldo;嗬!任何事情在成功之前都要付出很大努力和代价啊!&rdo;张绍光说。&ldo;看来,在试验的过程中,也必须考虑设法不留下证据和痕迹。我曾仔细量过,悠悠馆排水口的直径是三厘米。系在细绳上的水泥块,须穿过排水口拉到馆外。问题是怎样不使人发现插进石缝里的弹簧。毒剑射出去时,弹簧也必定从石缝里弹出去,所以石柱下面放字纸篓接弹簧。是不是?&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