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添丝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4章(第1页)

确都是大街小巷交口流传的仁义良善之辈,还有几位颇具才学却不善交际的清贫读书人。

“阿叔办事我自然是信的过的。”

“不过,这几天在庙里见过后,阿叔还需想法子,将这些人聚在一起,赏花也好吃茶也好,总要让我再看看他们的言行举止与待人接物态度及方式。”

“毕竟是我家要求人,替我家办事的人要承担责任之事,总得小心再小心。”

叶阿叔知道,李七娘一向是个有成算的。

自然连声应下,出门去办事。

一连在庙里住了数日。李七娘都是清晨陪着姚氏用完素斋,就回自己厢房抱着绣架,有时是当真在刺绣做活,有时则只是捏着针想心事;陈白安偶尔看戏本子志怪奇谈等等竹简累了,也会拉着李七娘说说话,或者在庙宇附近的山上转一转。

李七娘一直在等,等姚氏将华容领到她面前。

也终于,在临回府的前两天晚上,姚氏来了李七娘厢房,先是说她在院子里看到一个顶顶讨喜又乖巧的小孩儿,是庙里道人师傅在山门口捡来的;又说那孩儿与她有缘,见第一面时候就愿意亲近她喜爱她。

然后,才看着李七娘脸色,提出想将孩儿抱回去养。

之后又着急忙慌解释一大堆,说小郎君在满是女师傅的庙里不方便,又说若是这孩儿到她家,好好培养十数年,往后她们母女也能有依傍。

“但这种事情我不能一个人做主,还是要问过你意见的。”

“七娘,你若是不同意,那此事便作罢。”

这本就是李七娘计划,她怎可能拒绝。

但她也不能表现的太热切,叫姚氏看出破绽。

只是淡然看姚氏。

“阿母比我经历的世事多,且那小郎君到了我家,若是记在阿母与阿父名下,待日后他能博出一片坦途,我家也可开族谱,立碑作传,叫泉下的祖父祖母和阿父有个归处。此事自然要听阿母的。”

“不过,阿母可想清楚了,我家要寻个何等样理由,将孩儿抱回去?”

姚氏半刻没有犹豫,就点了头。

很显然,这问题她早就想过。

“此次到庙里,我们本就是来祭拜你父亲的;这孩儿又是我们从庙里抱回去的。我就说,就说是我夜里发梦,梦到你父亲有所交代,恰巧在庙里遇到真人的孩儿,与你父亲托梦给我的孩儿眉眼有九分像,就顺从了你父亲的意思,叫小郎君拜在你父亲膝下做嗣子,为他传承血脉。”

“你觉得这样好不好?”

自然好。

李七娘心中失笑。

也不知姚氏究竟辗转反侧了几日,才想出这样一套周全的说辞。

她当然要顺她的意,只说姚氏比她想的周道,这样和外头人说,纵是他们有议论,也不好说出难听的。

第60章事成

“那我一会儿就叫小寒吩咐下去,让叶阿叔挑个吉祥日子,大摆筵席,请邻里做见证,叫那孩儿正式拜在我阿父膝下,做我家的儿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