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虚无之形的茧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50 迷宫机关的遁甲奇术解幻行前(第1页)

50。迷宫机关的遁甲奇术解幻行(前)

南家的建筑格局是一座早期眷村文化常见到的四合院,现已不见人跡的数个房间、主厅、厨房、回廊等如同经歷百慕达的船隻,还保留过去尚有居民生活时的原样。锅碗瓢盆上的食物,随意摆放的储藏室杂物,平整铺着棉被的卧房及林立书柜的书房等,上头无不覆盖一层厚重的灰尘,如同家族成员匆忙搬离该处一样。

至少就目前所见及村民描述的情况,证实这里已经好几年没有人进出了。就像突然连夜逃离而莫名其妙消失的家族,从一开始搬进村里受到眾人关照与瞩目,到最后却是在谁也没有留意到的情况下出走。若不是近日因为夜鸛鬼回归令村人们再次想到数年前的诱拐事件,还有杀人鬼嫌疑犯疑似就是南家的长男,在他们眼中,这里不过是过去曾经辉煌的没落华族废弃居所罢了。

因不愿让白夜一人单刀赴会,一行有着刑警、消防员、专栏记者以及剩下村内巡逻队成员,总计约莫二十人组合的奇怪队伍,在进入废弃居所后训练有素的散开探索。这项行动当然是在刑事组萧组长的指挥下完成,也由于在行前就有做了不少注意事项宣导,让各个带队人马无不紧绷神经,手上握着武器与枪枝,即使在最后集合上依旧花了不少时间。

「这就是所谓的警民合作吧?总共二十人,四个小队,一队里配有一名消防人员、两名刑警,加上巡逻队员两人,只是我们这里却有一名无法战斗的成员。」

「陈警官,别以为刚拿回了头衔跟警徽就可以瞧不起一般平民。专栏记者现在只要有网路、影像跟一颗不想按照事实陈述的脑袋,就可以写死你们这些人了!而且如果我不在这里,谁又能够知道你们进去发生的经过与细节,当然,这得建立在我能够逃出生天的情况下,虽然机率是相等,但反应可就不一样了。」余燕翎不愿单方面受陈坤隆的挖苦,在反驳之后扬起眉毛使坏的继续说:「如果你要提战斗能力的话,你的老友白夜先生似乎也不能算在内吧?」

「我倒是没这么说,别挑拨离间了!」

陈坤隆所在的队伍成员有萧组长、白夜、余燕翎还有一名消防人员,在等到所有人都到齐后,便穿过四合院主厅后方的小门,开始往传闻中南家前代当家南世承老人的独立居所前进。

四合院后的小门连接一条泥土小道,两旁没有任何造景与花草,但再继续往两旁延伸过去会发现是茂密的树林,如同那在尽头与他们遥遥相望的木造独立建筑后方的景致一样。等于南家四合院后方除了穿越树林,不然在这个广场没有其他通往外头的道路,从外面要进入此处亦同。只是从地势看得出来,这三处树林是连接村子另一侧通往缚黑山内的森林,所以如果要从外头闯入的话,仍需要耗费一些时间跟功夫,算是相当复杂的天然堡垒。将地下迷宫跟独立住所盖在四合院建筑后方,也是符合其存在意义与南家流传下来的作风。

「看看那些古代的战争电影,除了主公、主帅、将军跟军队,在那些阵型里头都必须配有数名策士及军师,朝廷上需要有大臣跟丞相一样,现在我们的阵势就是如此,所以说白夜如同策士,对我们来说十分重要。」

「如果没有记录歷史的人,那你又是如何知道这些的?策士的作战方针跟阵法极其重要这是理所当然的,但如果没有歷史文献的传承就如同失去文字,没有文字无法造就文明,没有文明就没有过去的人类足跡,没有这些就没有歷史,人类就只能像恐龙,不会被称为拥有异于其他生物的智慧,现在可能还只是猿猴罢了。」

「唔……现在是打算从知识方面进攻吗?」

「我说你们两位还挺合拍的,但要打情骂俏还是等案件结束之后再说吧!你们说得都没错,只是观点上有所不同罢了。请专心留意在任务上,因为我们准备要进入迷宫的入口了。」

领队的萧组长一直在旁听着两人的谈话,在这段期间进入迷宫的队伍已经走入南世承老人的寝居,里头并没有什么令人感到惊奇的摆设。

房内家具摆设若以入口为南侧看来的话,东南摆有一床一矮柜,中心位置一桌、一椅最后是西侧有一个摆满书本的书柜。真要说与外头四合院哪里不同,就是少了现代人不可或缺的日常產物──电视而已。

因为小屋坪数不大,在进到里头时等同是搜查完毕,反而是二十人队伍在屋内显得拥挤,这时白夜走到入口左侧的书柜位置,将上头的部份书籍拿了下来放在地上,最后某个地方吸引了他的注意力,使他将手伸入其中,没过多久床铺旁的地面发出沉重物体掉落的巨大声响,接着出现一个通往地下的入口。这次不同于时流镇公园简陋的迷宫入口机关,入口下方是一道石砌阶梯。

「这些书上头有着编号数字,它们依据古代易经中洛书所提到的文王八卦图所排列。有一首诗这样陈述到: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意思就是说,头上的数字是九,足下是一,左边是七右边是三,就如同立起的九宫格图一样,更是以一个人身上各种部位下去安排。所以大家可以发现,两足跟双肩位于九宫格的左右斜上下两侧,这些数字都是偶数,在我们进入这里时,屋主一样将这个设定跟格局,挪移在这个书柜还有房子里一样。

现在我所说的这些,都是接下来进入火迷宫会用到的解开阵法的方式,现在由我先指出。古代中国哲学还有卦象、时运都有提到所谓的天时、地利、人合,这三项必须具备的条件就不再赘述,就如同世界组成的总括。

包括这三者被称为通才,通才则是指在多个领域都有出色表现的人。现在看来是所谓的博学家等经通知识与技能相关的人物,如同刚才坤隆提到过一支军队之中的策士有时也具备这样的条件。易经繁词下有云: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间三才而两之。

说掛云: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约仁与义,间三才而两之。

在这指出的前言其实都在说明,黄家的建筑工艺以及其遵循的法则,就是参考易经内的知识所完成。巧妙的是,这所谓他们所遵循的建筑法则与南家家族的核心思想三位一体相同,它们同样遵循万物组成的条件,这项智慧最后甚至被用在火迷宫上,或许也可以说是种巧合。」

「白夜……感觉你好像变成一名术士,写作不过是你的副业罢了。」

没有理会一旁已经头昏脑胀的老友吐槽,推理作家继续说明接下来要面对的迷宫佈局的由来,还有入口又是如何被他所发现。

「这个书柜被南世承老人刻意安排放置,就先让我们回到南家最后留下的家族成员来说吧!

南家最后一代,也是老人放希望在其身上的三名孙子,南杰华、南茧华、南彦华,他们就分别代表了天生拥有的医学才华,无法选择的基因突变,跳脱并在两着之间摇摆,可以独立而出或是接纳家族思想,实现自身理想与结合天生才华的总集合。

无论是往常的人,还是古诗中所提到的三才,天、地、人都可以适用其中。如此我们可以看出,无法选择的家庭为地,本来就带有的天分就是才华,最后是个人怀抱想要改变现况或能借用两者资源的人格理想,虽然鲜少人可以到达拥有三才的能力与地位,但构成三才的定义可以拆开跟合起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