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长公主和女将军联手造反啦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兵(第1页)

自那日谈及桃花酿后,淳于衍有多日不曾见过朱暄,再见时已是三月后。

彼时已是初冬,朱暄在重重包围下,骑在马上从县衙出来,隔着雪白的斗笠面纱朝外看。

街上人人裹紧夹衣,被寒风吹得缩起脖子搓手,可换上棉袄的仍不多。

并非是百姓抗冻,而是前几年县令敛财,已有不少交不出税的人家典当了冬衣,到冬日时只好冻着。

此时县衙门打开,都用艳羡的目光看过来——阿宣姑娘自然是锦貂玉裘,雪白的狐裘雪白的面纱,在梁州城里仙女般打眼——可就连她身后跟着的那排七八岁的小丫头都有棉袄穿!

深灰靛蓝的棉布绷着暖鼓鼓肥嘟嘟的棉花,一个个在家饿得面黄肌瘦的小丫头热得额头冒汗。

怎教人不羡慕!

“阿宣姑娘又买新的丫鬟了,这几个脸生,都没见过呢。”

“喏,最边上那个是王老五家的七娘,他媳妇儿生了七个女儿才生出来一个儿子,实在养不起,就把这个丑的卖给了阿宣姑娘,反正模样丑,以后彩礼卖不上价。”

“七娘也肯吗?”

“呵!在家要等姐姐弟弟吃饱才轮上一口半口,去了阿宣姑娘那里顿顿有肉,换了你你肯不肯?”

“哈哈,我自然是肯的,可我听说有好几个孩子卖出去就再也见不着了,难不成……阿宣姑娘是买卖小孩儿的?”

“去去去别胡说!阿宣姑娘是善心人,卖你孩子作甚?你孩子值几个钱?卖的钱够那一身厚棉袄吗?”

“就是,卖出去了还想着见孩子作甚?那么疼孩子,你倒是自己养活啊!”

“可不是王老五那种养活哦,是顿顿有肉,冬天棉袄,夏天纱衣——这种养活!”

听到这番话的人简直都想问一问,阿宣姑娘还缺丫鬟吗?

膀大腰圆一顿饭吃三碗那种?

然而在艳羡中心的朱暄却远没有仙女那般自在。

她一手握在缰绳上,一手艰难地扯开面纱,努力让视线更广阔些,没好气地问马旁男人。

“又闷又瞎,我就非得带这玩意儿?”

男人捋须:“公主且忍忍吧,这叫形象工程,省不得。现如今没有昭阳公主宝印,你本该是个死人,若不做点面子工程,怎么让这梁州城中百姓将你捧起来?”

“面子工程可以做。”朱暄看了左侧看右侧,又是一通左右换手和面纱作斗争,“好歹让我把脸露出来啊!”

男人不为所动:

“脸还是藏一藏吧。昭阳公主薨逝小半年,定国侯在升平县守灵两个月,算算脚程,送葬的牛百户回到京城也有半个月了……公主猜猜,如今京城里有几个人知道那墓是座空墓,也根本没人守灵?”

“而听说此事的人,又会不会派人沿途在你们停留过的郡县寻找踪迹?”

会对朱暄以这种口气说话的,自然是项葛。

他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找寻芸娘无果,终于还是先来了梁州,一来就先搞起了“形象工程”。

朱暄小声抗议:“莫文鸢已经封了梁州城门,再说还有谁闲的会去挖坟不成……”

然而她自己十分清楚,当初一路同牛百户朝夕相处,露出破绽岂止一二?

为了拿下梁州城随口撒下“皇帝口谕”的弥天大谎,牛岭只要回京一问就能确信自己上当。

唯一的问题是,他会上报吗?

朱暄赌他不会。

这几个月来京城传回的消息越来越耸人听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