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今天我母仪天下了吗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章(第1页)

当时朝臣人人反对,尤其是那些文官,太和殿里碰死了好几个!”

“对对对,那时太上皇才二十出头,老臣们都认为他血气方刚,北伐要坏大事。结果呢?他用兵如神,短短几年就将北延打趴了。”

“四年前,战况胶着,敌我两方相持不下。北延专门遣使来京城讨饶,承诺将已被我朝打下的国土尽数相赠,并且年年进贡,臣服我朝。太上皇当夜设宴接待,大家都以为两国会就此息战。

没想到,筵席中间,太上皇问道:清和十五年,贵邦何故辱我使臣?何故屠我子民?汝今臣服,沧江底千百女儿可复生乎?

第二天,北延使臣的人头整齐地排列在城墙上,挂了整整一月。”

“太上皇下诏说:虽远必诛。”

“过了一月,太上皇便和老爷与大少爷亲征了,留我们皇上在京城临政,由陆丞相和勋亲王辅佐。短短两年,御驾一路北上,百战百胜,直将北延覆灭,一举将我朝疆域扩至太罗山。

这一仗令我朝威名远播,凛罗、大裎,疍等周边邻国纷纷臣服,一时四方来朝,天下归顺……”

“只是可惜,我们大少爷没能回来。”团儿说到这里,眼神一暗,叹了口气。

这故事我带入薛殊的形象,听得有点悚然。

尤其是质问使臣那段,我不动脑子都能想出他当时的模样。

耳边又回响起那天他说的“我要见到全部尸首”,我心脏狠狠地缩了几下,好一阵才平息。

团儿圆儿还在叽叽喳喳,我走了会儿神,突然反应过来:我说这正值盛世,朝廷却到处在哭穷呢,连年征战,国库能不空吗?

他打仗打爽了,把烂摊子留给十三岁的幼子收拾,是这意思呗?

我不禁靠着车窗陷入了沉思:这么一个崇尚武力的皇帝,政治水平究竟怎么样?那天他在茶馆里让我给小皇帝谏言从富人身上捞钱,这主意到底靠不靠谱?

我家这两位侍女生在大将之家,对他的认识难免比较片面。我暗暗下定决心:回宫后要几本史书,好好扒一扒薛殊的治国手腕,再作打算。

第12章来钱太慢

回宫三天,我决定采用薛殊的意见了。

这倒不是我研究了他的政绩后作出的决定。我的古文阅读能力有限,天天看他的生平看到半夜,六十几页了,他还没亲政。

全是因为在我被罚出局的这一个月,娴妃弯道超车了。

话要从我刚回宫时开始说起。

那天,我召开了一场后宫会议。本来已经做好了听各种哭诉的打算,结果各位美人神清气爽,心情很是愉悦。

我问她们:“我走后娴妃没有为难你们吗?”

玉贵人边绣花边说:“她没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