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文盲的北宋生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章(第1页)

谁家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能省就省。想当年魏拾遗也干过这事,看见哪家出优惠打折就去哪家,能省一分就一分,有时候还和别人凑单。

李三叔听完,脸上的表情不自觉变得严肃,他说道:“拾哥儿,我知道你这个意思。可是如果每次酒家就给客官少二十文,那我们除去成本能赚的钱也很少。”

“不不不,三叔,你误会了,我说的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打了个比方。”魏拾遗一听,连忙解释,“不是每个菜都会少银钱,也不是每个菜都会打折,而我们也不是天天搞优惠,只是在新菜推出的时候,可以做三天的优惠。”

“只做三天?”李三叔知道自己误会了,一扫刚才严肃的表情,又对这‘优惠’起了兴趣,“那你再仔细说说。”

魏拾遗这才接着说下去,从新菜推出可以搞几天的优惠,比如所有的新菜都是九折,这是给所有客户的优惠,还有另一种,给老客户的优惠——折上折,在原有的折扣上面再打折。

每个人有捡漏的心理,也有攀比的心理。新客户见到老客户能折上折,同一道菜,他们花费的钱比自己少,新客户会觉得羡慕,而老客户则会不自觉的就有种优越的感觉。

就和现代的普v和高v,明明都是顾客,待遇却完全不同。

在这种情况下,不经意间就会刺激顾客消费的冲动。左右每天都会吃饭,为什么不选择能打折省钱味道还好的酒家,为什么不选择多消费一点,能多省一点钱。

在优惠的几天过去之后,收益会开始下滑,没有之前的那么多。但酒家不可能一直打折优惠,因为那会对酒家的收益造成损失。

优惠本来就是营销的一种方式,后面拼的就是酒家的实力,菜的味道。如果到那时他们的生意仍旧不好,那么也就只能说明他们的酒家也不过如此。

两人一边走一边说,魏拾遗说得兴起,李三叔听得入迷。若不是李三叔手里提着的鱼摆了一下尾巴打在手上,他还不能回过神来。

李三叔盯着魏拾遗啧啧称奇,“拾哥儿,我真想不到你这脑袋瓜是怎么长的,我还从未见过这种推菜的方式。”

上一次他们推麻辣香锅的时候,魏拾遗提出的找小姐帮忙展现菜他就觉得很不可思议了,没想到这次魏拾遗竟然还能想出什么‘优惠’……这个他从未听过的词。

魏拾遗摇着头笑了笑,他脑袋就长得一般,这些全是现世都有的,他不过是借来用了一用。

“三叔,以后如果酒家做得更大,我们还能推出贵宾卡,每在我们酒家消费一次,根据每次消费的银钱可以增加积分,当积分到达一定数额,我们就可以送他们小礼物,或者免送一道菜。”

本来魏拾遗差一点就说成了在卡里充钱,结果他刚说,就想到古代没有刷卡机,也不会有人时时刻刻想着自己卡里有多少钱,他们也不能时时刻刻去减客人消费的银钱,所以就只说了积分制。

李三叔被魏拾遗嘴里的陌生词语说得一愣一愣的,他不明白那些词的意思,但也知道那是另一种推出菜的办法。魏拾遗看李三叔呆愣,便把那些词语的意思也解释了一番,这下李三叔才算是真正的弄明白。

李三叔是个生意人,一辈子都在和生意打交道,他从心里明白魏拾遗这个办法能将客官留在他们酒家,若是真的这样做,他们酒家的生意不愁不好。

似乎已经想到未来酒家的昌盛模样,李三叔心里很是兴奋,拖着魏拾遗一路上都在讲酒家的推广制定。

魏拾遗本就打算赚很多很多的钱,见李三叔肯定了他这个办法,距离他存钱的目标又近了一步,他心里也很高兴,两人在回酒家的路上都在讨论宣传方式。

回到酒家,两人开始进厨房做菜。

宣传方式有了,新菜也得跟上进度。

魏拾遗和李三叔在厨房里做菜,魏拾遗让大厨把一条鱼处理干净。然后他切开鱼背,把鱼变成两半,鱼肚连着放在盆里。

接着他在鱼身上切了几刀,把姜葱等放到鱼身上去腥,做到这里,他再加了一点酒进去去腥。好在李家酒家有卖酒权,不然他还找不到酒去腥。

北宋限酒,只有拥有卖酒权的酒家才有酒。

去完腥,鱼的初期处理工作才完成。

酒家大厨在一边看着魏拾遗处理鱼,很是惊奇,魏拾遗给鱼去腥的方法不算奇特,但是他剖鱼的方法却不同。

汴梁里喜欢吃鱼的人也不少,他做的鱼也不少,可还没见过有人会这样把鱼剖开,不剖鱼肚反剖鱼背。

光是看魏拾遗的做菜手法,他就知道,这个少年郎真的能做出新的菜。

第13章013铁板烤鱼

在众人的目光下,魏拾遗游刃有余的把鱼放在专门肉的叉子上,一边烤一边刷油翻面,小心翼翼的不让鱼散掉掉下来。这时代没有烤箱,想要把鱼烤熟而不散开,还需要一定的技术。

得益于常年做手术,魏拾遗的手还算稳,拿着鱼翻面刷油样样都不落下。鱼渐渐开始变得焦黄,表面浸出了油水,滴在火上刺啦刺啦的响。

鱼还是香的,虽然目前什么也没放,因为铁板烤鱼吃的就不是这个味道,而是后面炒料,再重新在铁板上烤的那味道。

魏拾遗一面刷油一面烤,过了许久,时候差不多了,他就用筷子拨了一下鱼肉,只见焦黄的鱼皮一拨开,里面白皙细腻的鱼肉立刻露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