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文盲的北宋生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4章(第1页)

迎着魏拾遗进去,郑双成连忙让他坐下,笑着说道:“我还以为你晚几天才会回来,没想到这么快就回来了。走,出去吃一顿,从边关回来,怎么地也得吃顿好的。”

郑双成说着就准备拉着魏拾遗出去吃饭,但是魏拾遗却是没起身,反而转手拉着郑双成做下来,他也不拐弯抹角,径直问,“你们家的事情解决了吗?”

郑双成顿了顿,笑了声,说:“嗨,这早解决了!”

“我还是不是你好友了?”魏拾遗不说别的,就说这一句话。

郑双成顿住,看着魏拾遗的眼睛,终于败下了阵来,“没有。”他又补充道:“事情有些麻烦,不好解决,没事,你相信我们一定会把这事解决的。”

怎么解决?魏拾遗真是没想到郑双成这会儿还在安慰他,站起来,魏拾遗拍了拍郑双成的肩,说:“我会帮你,这件事你就别管了,告诉郑叔,让他别担心。”

说完,魏拾遗就转身走了。这件事说起来也和他有些关系,不管是基于和郑双成的友谊,还是基于希望王安石变法的成功,像吴安那样的官员就不能存在,一旦发现,必须严惩。

他好不容易让王老先生别激进,周赟也好不容易让官家用皇城司监管者变法的进行,怎么能让这样的人出现,阻碍变法的成功!

魏拾遗不知道上面的人知不知道这件事,也不知道为什么皇城司没把吴安这种人查出来,但是不管怎么样,必须有人揭露这种恶行。

出了郑家,魏拾遗就直朝着王家而去。可惜的是,王老先生不在王家,登时,魏拾遗的那一口气就像是一只河豚,鼓得心脏涨涨的,吐不出去,最后只能憋回去,留着下次继续鼓。

不过这也不是没好处,至少魏拾遗稍微冷静了一下。辞了王老夫人留他吃饭的好意,魏拾遗回了魏家,等到天黑才又去了王宅。

这次去王宅,他冷静多了,没了上午时候的那般生气。

面对王老先生,魏拾遗平声静气的说道:“先生,我回到汴梁,听闻了一件事,据说有个叫做吴安的官员,利用手中的职权,让药监局辞去了好几个郎中。”

第094章告发

“什么?!”王老先生大惊。

王老先生这样子分明就是不知道那个吴安的做法,魏拾遗见状,心里的放松了一些,紧迫感没那么强,然后他就把他听说的原原本本,没一点添油加醋的告诉给了王老先生。

王老先生听完之后就久久沉默,似乎是不能接受他这一派的官员竟然有人徇私。

魏拾遗也点到即止,他要说的已经说了,接下来应该是给王老先生一个缓冲的时间,他再说了几句话就离开了王宅。

王老夫人拉住魏拾遗,着急的问道:“拾哥儿,这是怎么了?”

“夫人,没什么事的,我只是和先生说了一些话,别担心。”拍了拍王老夫人的手,魏拾遗便走了。

离开王宅,魏拾遗并不担心结局,因为他相信等王老先生想过来了,那么这件事就会被完美的处理好。

变法如何重要,王老先生才是最明白的人。

吴安那种官员的出现会给变法造成什么影响,他也是最明白的,沉浸官场许多年的他应该也知道这种人早晚会出现。

不过即使是如此,他仍旧需要时间平复情绪。这几年他为了变法顺利兢兢业业,早就不是另一个时空不在乎民众,只在乎结果的王安石,变法投入了他所有的心血,如今有人利用变法作威作福,还没被人发现,这说明什么?说明不仅是一个人这样做,而是有人配合那个官员,帮他遮掩!

如果不是魏拾遗来告诉他,他是不是到最后都不知道?或者等到了出现恶劣影响的时候才知道?

魏拾遗理解王老先生的心情,所以给他留下了空间和时间。

离开王宅,魏拾遗就回了魏家。刚回到魏家,就看见一个人迎面走了过来。

郑双成一脸着急,问:“拾哥儿,你去哪儿了?”

“王老先生那里。”

“果然如此!”郑双成听罢,表情复杂,“你离开我家之后我就去找了我阿爹,说了你找我的情况,我们就猜测你是不是要去找人给我们帮忙,那时候我们想到的你能找的就只有王老先生和周副都指挥使,但周副都指挥使经常在宫里,你能找的就是王老先生。”

魏拾遗点头,“确实如此。”

“你太冲动了!”郑双成叹道。

“吴安在朝中的关系我们也是知道的,你这会儿去找王老先生帮忙,肯定会得罪吴安,还会得罪改革派。”朝廷中的党派关系郑家是清楚的,“不仅如此,要是吴安的事情暴露了出来,大宋子民对改革派的印象一定很差,这样一来,新发的颁布和进行肯定会遭受到阻碍。”

魏拾遗听完,认认真真的盯着郑双成看,然后轻轻笑了。

看来郑家也不是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被撸下来,也不是不生气被人诬陷,但他们却不想因为自己这件事影响大局。

受魏拾遗影响,郑家也是支持改革的。加上大宋此次改革颁布了许多应对措施,效果比魏拾遗所在那个失控的要好很多,所以朝中的大部分人在几年后还是支持改革的,除了那些害怕自己利益被波及的官员之外。

于是,当吴安这人出现之后,他们首先考虑的不是自己的利益,而是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