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文盲的北宋生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1章(第1页)

周赟再咳了咳,清俊的脸上有些红,“你不说清楚,我怎么知道。”

“好啊你。”魏拾遗眼睛眯起,伸手捏住周赟的双颊,把他捏成一个仓鼠,“表白的时候你给我耍心眼,现在出轨你还给我耍心眼。”

周赟一脸你说什么呢的表情,拒不承认。

魏拾遗气闷,“算了算了,我这人大度不跟你计较。是你是你,就是你,我们的英雄小哪吒。”

“哪吒是谁?”听到前面的话周赟还笑着,听到后面的话,他的眉毛就皱在了一起。

魏拾遗现在不惯他了,只说了一句“代沟你不懂”就不管他了,然后把手里的信打开,说:“诶,这谁给我寄的信,谁会给我寄信呢?”

魏拾遗一脸好奇的拿着信离开,周赟被留在后面,终于明白了他错了,笑着讨好的跟在魏拾遗身后,说尽好话。

魏拾遗不是真生气,也不可能生气,所以很快两人就又和好了,甚至因为他不遮掩的态度,让两人的感情变得更好。

不过这信的事情还是要解决的。

回到屋里,魏拾遗严肃的把信拿出来,认真的看,然后他的表情就变了,有些惊讶,又有些欢喜。

“是宗泽寄给我的!”

周赟心里不愉快,但现在不好发作,就点头,“嗯。”

魏拾遗很是惊喜,也懒得去管周赟,就认认真真去看信去了。

信里面的内容很简单,只是说了些宗泽在边关的事情,宗泽说他现在跟着王绍一路打仗,跟着周侗练了许久,他的武力更甚以往,现在在军营里他也谋了个小小的小旗职位,他说要继续待在军营里,要收复回大宋的疆域。

再然后他就给魏拾遗问了好,说跟感谢他把周侗介绍给他,以后有时间他会亲自上门拜访,他也提起了周侗,说他也给周侗写了信,以后有机会再和周侗练手。

在边关的时候,魏拾遗和周侗两人对宗泽的帮助很大,他一直记着呢,这就在边关暂稳的时候给他们写信了。

魏拾遗真的很惊喜,当初他离开边关,宗泽是问过他们家住在哪里,当时他只想着或许是宗泽以后进京赶考的时候来看他们,却没想到他会写信寄过来。

宗泽是未来大宋名将,魏拾遗和他交好的时候是想过抱以后名将的大腿,结果没想到会这么顺利。不仅是顺利,这会儿的名将还感谢着他。

“不就是信么……”周赟小声哼哼。

魏拾遗没听清,问:“你刚才说了什么?”

“没说什么。”周赟不高兴了。

魏拾遗现在沉浸在激动中,懒得理会周赟的别扭,就说:“那你以后再告诉我好了。”

周赟:“……”

“那个,宗泽信里说了什么?”过了会儿,周赟开口问到。

他才不想因为一个不要紧的人,把他和魏拾遗的关系弄坏。

魏拾遗笑着说:“他跟我说了些边关的事。”

然后魏拾遗就把宗泽在信里的打算说了出来,周赟听完,面上的不愉快少了些,还算那小子有些理想和抱负。

“西夏不是那么好收复的。”周赟分析道,“王将军刚把青唐吐蕃占领下来,青唐吐蕃那边人少,如果要收复西夏,那么首先就得弄许多人到青唐去,如此一来,就势必得先在距离西夏比较近的地方修建城池,连接其他已经占领的几个城池,形成输送将士和物资的要地。”

“这样一个城池不是好建立的,西夏得知了一定会派兵攻击,届时边关的形式严峻,刚平息的战火又会重新燃起。所以,为了避免这种事情发生,大宋会准备许久的时间,等时机成熟了才会行动。”

“那小子说以后有时间到汴梁拜访,谁知道他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边关准备可不是一两个月就会完成的,那肯定是得一两年才会准备好。

“城池?”魏拾遗喃喃自语着,在他的记忆力,宋神宗之所以心灰意冷,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大宋收复西夏失败,反正大宋最后是没有把西夏收复回来的,否则后面也不会有南宋那么混乱的局面,鬼使神差的,魏拾遗说:“周赟,你说如果这个城池没能建造成功,那么结局会怎么样?”

“拾遗,这话不能乱说!”周赟面色严肃,“大宋如今势如破竹,变法也搞得轰轰烈烈,若是那城池建造失败,保守派那边铁定会在这上面做文章,说是因为改革导致先祖生气,然后让打仗失败。”

魏拾遗惊讶,“他们怎么能这么说。”

“为什么不能?”周赟道,似乎是想起了一些事情,他满脸冰霜,冷冷道:“前段时间,有一处地方大发干旱,几月滴雨未下,数万子民陷入干涸之中。保守派那里就有人提出是变法惹得上天发怒才引起了干旱,甚至王老先生那边也陷入了危机,他认识的一个人竟然画了一张干旱图呈给圣上,试图让圣上停止变法。”

什么?魏拾遗震惊,这件事他竟然不知道,他更震惊的是,这个时候竟然会有这种事情发生。封建时代,什么都会和鬼神上天扯上关系,不下雨分明是天气原因,怎么能归在一个人身上?

“那官家是怎么说的?”魏拾遗急声问道。

周赟冷哼了声,说:“还好官家坚持变法,并且现在变法确实给大宋带来了很好的改变,民众也没反对,最后这件事就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