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我从天国来[穿越]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4章(第1页)

我翻翻白眼,最怕的就是迷信,这种洗脑式的信仰简直就是人类愚蠢的污点。还国之根基,都尼玛快淹到家门口了,这个根基有屁用?吐槽能量爆发吧,我能喷死这些无作为的统治者!

就在我们整理好工具,披上蓑衣准备朝后宫出发时,一位穿着宫仆制衣的男子急匆匆的跑了进来,他捏着嗓子焦急的呼喊着:&ldo;李工督,李工督?&rdo;

工督询声从屋子里走了出来,定睛看清了来者,急忙毕恭毕敬的打着官腔:&ldo;周公公,这般着急是发生了什么事情?来来来,先喝口茶歇歇。&rdo;

&ldo;可愁死我了,哪儿还有时间喝茶啊。陛下急宣创工阁所有官吏进殿议事,等不得半分啊!&rdo;

尊皇突然急招,难不成跟叛军的事情有关?不会是要我们这些人去当工兵挖战壕,那这剧情就大发了…李工督领头走到我们一众人面前严肃的安排着:&ldo;都把手头上的事情放放整理一下穿戴,准备进殿参见陛下。都给我安分点儿,别惹什么岔子出来。&rdo;

&ldo;参见尊皇陛下!&rdo;

&ldo;都起来吧。&rdo;

我们浩浩荡荡一群人急匆匆的走进议事大殿,见到这样的大人物,废话不多先跪了再说。拜见得令,我们又纷纷站了起来,尊皇依坐在雕龙镶金榻椅上,单手撑着太阳穴,一副彻夜未眠的伤神模样。不用想,一定是北疆军叛乱惹来的祸。

知道什么叫道貌岸然吗?

龙坐下方是一坡矮矮的台阶,台阶下矗立着一位身穿黑领官服,鬓发斑白的老者,他捋着胡子将目光投向我们创工阁的一众人。

李工督瞧见老者的注视,便也顺道作揖行礼,这就是仲伯公?一副天知一半地知一半的模样,眼神透着不怒而威的震慑光芒,如果不从澹台沁口中得知其野心勃勃,大概第一眼的错觉,会让我认为此人一定是个在世诸葛。

我等小吏,没什么地位,全当领导开会,职员洗耳恭听就是,所以,我低顺的垂头盯着地,顾不上观望大殿里的华贵装饰。

殿内铺设的不是木地板,而是官窑精制的亮瓷地砖,伴有祥云绕龙的图腾,每一块都有种价值连城的感觉,老实话,天天都要上朝议政的高官,这地砖跪着,膝盖迟早会废的,特别是冬天,为什么我的关注点有点儿不对劲。

&ldo;李工督,尊问你,这轩舜河,到底当治不当治?&rdo;

尊皇一发问,李工督急忙跪在地上:&ldo;这………臣不敢妄言。毕竟…先皇遗诏曾特意嘱咐…&rdo;

&ldo;我只问你当治不当治?&rdo;

尊皇面无表情的开口再次询问,李工督佝着脑袋不敢发话,我以为他是被吓到了,直到仲伯公开口要求:&ldo;李工督,但说无妨。&rdo;

他直勾勾的盯着李工督,明眼人都看得明白,这仲伯公想要的是什么答案,也真是难为了李工督夹在中间,得罪谁都没有好果子吃。

&ldo;臣认为不当治。&rdo;

我微微蹙眉,感到不可思议。宁愿得罪尊皇也要讨好仲伯公,这官官抱团抱的真是一黑黑一窝。

尊皇的火气来得特别突然,他坐直了身一掌拍在了面前的桌子上,力道很大,在空空的大殿里惹来回想。

这九五至尊一怒,我们又得跟着一起跪下,仲伯公双手举至齐眉,背挺得格外直,毫无惧怕的神色:

&ldo;陛下,臣认为这轩舜河治不得。自打朝里提议治渠改道一说,天灾人祸就没消停过,前有暴雨难歇,后有北疆军叛乱。先皇再三叮嘱,此河不可动,动了,国之根基就会不稳。眼下内忧外患并起难道还不能说明一切?还请陛下三思。&rdo;

卧槽,这一本正经胡说八道妖言惑众的

技能,满级了吧!?十八到二十世纪所有杰出科学家均均哭昏死在棺材里。

仲伯公的语气简直可以用理直气壮来形容,根本就没有惧怕的意思。高堂之上的尊皇紧皱了眉头,作势要站起身,可是…谁都没有动,不见硝烟的争斗在无形之中博弈,我也总算是看明白了,尊皇,正慢慢被台阶下的乱臣架空实权。

第51章治河

就在我以为尊皇会大发雷霆的时候,他眯缝着眼睛笑了起来,带着莫大的讥讽,干脆依靠进榻椅里咬牙切齿的呵斥:&ldo;开口闭口都是先皇,看来你们都没把我放在眼里。&rdo;

这一开口打翻了一船的人,眼见着就要降罪大殿里的众人,我们都只能规规矩矩的跪在地上,脑袋也死死的磕着,没有一个敢擅自妄动。所以接下来,我不得不感叹,年初那助我贵人运的旺旺大礼包,里面或许掺了一堆不祥的屎。

&ldo;季思捷,你出来。&rdo;

whatthefuck!我招谁惹谁了,为什么要突然点我的名?尊皇依旧是面无表情,我踌躇了一小会儿,急忙撩着长袍,佝着背快步走到大殿的正中央:&ldo;臣在。&rdo;

&ldo;你说这河到底该不该治?&rdo;

看来今天尊皇是要死磕到底,就不能换个更有深度的问题?赶鸭子上架,简直是要绝了我的仕途

我一直在强调做人要有原则要有底线,像我这种人当然是很有骨气的不随大流,就算惹来众多官吏侧目排斥,我还是决定把未来押注在尊皇身上。

&ldo;就算不动轩舜河,天上的暴雨照样会下,北疆的青龙军还是会叛乱,天意难测人心难测,岂止是一条河能左右的?但治了这条河,下城的百姓将免受灾难,皇城也就不会困于水火之中。这些百姓明明落座天子脚下,却得不到最基本的保障,置之不顾,朝廷不作为传到别的番邦不就成了笑话吗?燃眉之急,此河得治,必须治。&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