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穆锦的九零年代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章(第1页)

穆良和任新杰昨晚已经商量好了,她这段时间都会住在娘家。娘家事儿少,除了做饭和洗自己的衣裳外啥事儿都不用她干,穆良在家除了做做小衣服啥的也就没事儿干了,但做小孩的衣服可一点也不着急,还有七八个月孩子才出生,时间充裕着呢。

正好她也有很长一段时间没去镇上了,正好去逛逛街。

于是这件事儿便愉快地决定了。

第二天一早穆锦两姐妹就被何晓春叫醒了,穆锦起来刷了牙洗了脸在柜子里翻了翻,找出柜子里最好的一套衣服穿上,再换上她放在床底下用报纸包起来的米色方头低跟小皮鞋。

这双皮鞋穆锦记忆深刻,这是她的第一双皮鞋。

鞋子是牛皮的,穿到脚上很软,穿好了鞋子,穆锦出了房间门,何晓春和穆良已经在院子里等她了,穆锦一出来,三人便往外走。路过西屋,穆锦隐约还听到了穆辰的呼噜声。

穆锦不禁问道:“嫂子,我哥还没起来啊?”

何晓云摇摇头“没呢,你哥一睡着就跟猪一样,不到天亮他是不会醒的。”

以前何晓春还会生气,但自从上个月她给丈夫送衣服去丈夫的学校跟丈夫住了两天后她就再也不生气了。

当老师辛苦,当这个年代的乡村老师更辛苦。穆辰所任职的学校在大山里,整个学校满打满算也不过一百多个孩子。老师加上校长在内才四个。

学生们家里离得远,很多学生来上学都要翻过大山越过大河,有几个学生家里特别远,路特别不好走,为了孩子们的安全,学校安排老师们到路上去接,四个老师轮流着来。

何晓春去的那两天正好是轮到穆辰去接的那天,那天穆辰半夜三点钟就起来了,等安全地把学生接到学校天已经大亮了。除此之外下乡家访之类的更是每周都要去。

何晓春知道穆辰只有回到家了才能真正放松两天,她心疼穆辰,于是在穆辰回来的这两天她就格外地温柔体贴,因为这儿,夫妻俩的感情更加好了起来。

姑嫂三人出了村到了大路上,在路边等了好一会儿才等到一辆晃晃悠悠的班车。虽然这会儿天才蒙蒙亮,但车上的人却是一点儿都不少,但因为太早了的缘故,车上并不吵闹,许多人都靠着车窗在补眠。

姑嫂三人上了最后一排坐下,穆锦最小,靠窗的那个最好的位置被穆良和何晓春理所当然的留给了她。

穆锦也不和嫂子姐姐计较,坐到最里边,把车窗打开一小个缝隙,让新鲜空气吹进来。

穆良和何晓春在她耳边说起了家常,穆锦安静地听着,在车子的晃晃悠悠中有了睡意,睡之前穆锦想起外甥也不过比侄子一个月,算算日子,这会儿何晓云约莫是怀上了?

这个念头一起,穆锦一个激灵,睡意都没了,她打起精神听穆良和何晓春聊天,说着说着,话题被穆锦带到了何晓春的身体上。

何晓春这两天确实觉得自己身体不太舒服,她怀疑是前两天着了凉,喝了两碗姜汤后倒是好了,就总是容易困乏,晚上起夜也多,还胃口不好,穆锦一拍巴掌:“嫂子,你不会怀上了吧?”

何晓春猛不丁地听到小姑子来了这么一句,顿时就愣住了。

穆良例假一向准时,因此例假一推迟她大概就知道自己怀孕了,但除此之外要说真的有什么特别大的反应那还真是没有,就算的到了现在,怀孕快俩月了,她也是能吃好睡好。听妹子这么一说她也来了精神。

穆良看了一眼四周,小声地询问何晓春:“阿春,你例假多久没来了?”

何晓春的例假来得并不正常,有时候一个月来两次,有时候两三个月都不来一回,因此看例假来判断怀孕这个事儿对她来过压根就不靠谱。

此时听到穆良的询问,她算了算日子:“有两个月没来了,但我例假一向没准儿,也不一定是真的怀了。”

穆锦道:“这有啥,一回咱们到医院里让医生检查一下不就行了吗?”

县里的医院医生并不多,大多数学了西医之外还学了中医,怀个孕把个脉啥的还是很准的,而且光把脉也花不了多少钱,何晓云也就应下了。

穆良和穆锦说起了别的事儿,但何晓春却忍不住摸了摸自己的肚子。

她和穆辰从结婚到现在也有大半年了,这大半年来她和穆辰办事儿的时候一直没做过措施,但这么久过去了却一直没怀上,昨天她和穆辰回娘家她娘还特地问了这个事儿。

自己这几天身子不舒服的事儿她一直没跟别人讲过,她一直以为自己是感冒还没好全,压根儿就没往怀孕那方面猜。

这会儿她把自己的症状和自己知道的怀孕后的症状一对比,越比越觉得自己是怀了,她摸着肚子,越过小姑子看着窗外黑乎乎地风景,心中对于这趟县城之旅满是期待和憧憬。

在这样的心态下,姑嫂三人到了县城,从县城里老旧的车站出来,穆良和何晓云领着穆锦往街上的其中一家米粉店走去。

米粉店里已经坐了好几个人了,店老板夫妻在白纸灯光下忙碌着,还没走到店里,穆良便大声地对老板道:“老板娘,来三碗瘦肉粉。”

老板娘扯着嗓子重复了一句穆良点的餐,再让她们找个地方坐着。

穆良带着穆锦坐到了堂屋外面的桌子旁。桌子是八仙桌,四张长凳摆在四周,三人一人坐在一根凳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