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穆锦的九零年代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章(第1页)

还有一个是个女老师,姓周,四十多岁了,可能是到了更年期,天天阴沉着脸,看谁都不顺眼。

穆锦跟他们打了招呼,就抱着书了她教的班机。

他们的学校学前班到三年级,剩下的高年级学生在另外一个相对大一点的村子里。穆家村的学生也不过六十多个。穆锦班里的学生还不到十五个,各个都是还没到达上学年龄的小萝卜头,可爱是真可爱,但闹腾也是真的闹腾。

然而他们却都很喜欢穆锦这个老师,穆锦一来,班上最大的学生穆晓珍站了起来:“起立。”全班同学都站起来了,然后齐声用稚嫩的声音拉长了声调在说老师好。

穆锦笑了笑:“同学们请坐。大家周末过得愉快吗?都在家做了什么呢?”

学生们稀稀拉拉地在下面说都做了些啥,穆锦认真的听着,不带一丝敷衍,然后等他们都说完了,穆锦夸奖了几个学生后带着她们朗诵上个星期学习的古诗,早读课下课铃声响起,穆锦下课两个字还没说出口,大家便呼呼啦啦地都跑到操场上疯玩了。

穆家村小学的操场并不大,八十个平方都没有,地板也没打上水泥而是夯实的黄土地。

已经有些日子没有下雨了,地上的泥土很干,一跑就会带出一串烟雾。

小男同学们手有弹珠的就在地上挖个洞玩弹珠。女孩子们找了布带子一波挨着一波的在跳橡皮筋。

有一个小姑娘见到穆锦远远的叫了一声二姐,穆锦应了,朝她挥挥手,小姑娘又去玩去了。

穆锦穿过小操场去了兰心蕊的宿舍,兰心蕊正在烧炉子煮面条吃。挨了一个早上,她到底受不住了。

穆锦看着蓝心蕊狼吞虎咽地模样:“你说你这是何苦呢?早上起来做好了吃不就好了?搞得现在着急忙慌的。”

兰心蕊含糊不清地道:“早上没时不想吃,就是觉得不饿也吃不下。”

穆锦翻了个白眼:“然后等你吃得下的时候就饿得胃疼,你老这么搞下去胃不得搞坏了?”

“坏就坏吧,当老师的有几个没有胃病的。”

兰心蕊说得确实是事实,老师节假日确实多,但很多时候饭点并不规律,加上粉笔灰吸得多了,就容易得胃病。

只是穆锦琢磨着明天早上她妈给她煮早餐的时候让她多煮一点,给兰心蕊也带一些。

兰心蕊爱吃辣椒,一个面碗里放着红红的辣椒有,她一遍吃一遍辣得直吸气,穆锦给她倒了一杯水,她端起来就呼噜呼噜的吃了。

兰心蕊喝了一杯水。总算是没那么辣了,她对穆锦道:“穆锦,我下个月三号结婚,到时候你能来给我做伴娘不?我那些小姐妹差不多都嫁完了,没嫁的也都订了人家了,我以前同学也离得远来不了。”兰心蕊怕穆锦不同意,先把她的难处都说了。

“行啊。”穆锦答应得很痛快。

兰心蕊听到穆锦答应了,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事情就这么说定了。

学前班的学习任务并不重,穆锦把上辈子自己做的教案都看了一遍,删删改改弄了两天重新制定了一个全新的教案,又结合后世和历史上的那些小故事给他们讲。

她讲的都是这个年纪的孩子能听得懂的故事,比如《三只松鼠》、《孔融让梨》。

这个年代的小孩子们娱乐资源很匮乏,就拿整个穆家村来说能有电视机的人家都不超过三家,小孩子们平时都是到处疯跑着玩的。

自从穆锦讲故事以后,这群小孩子们到处疯玩的小孩子们也不去玩了,下课就缠着穆锦讲故事,穆锦也乐得哄孩子。

就这样欢欢乐乐的过到了周四,周四下午穆锦等最后一个孩子走完,她步行回家,到家时正好看大夏红霞笑容满面的送一个圆脸妇女出门。

见到穆锦,夏红霞笑着她介绍道:“陈大嫂,这个就是我家小闺女了,名字叫做穆锦,小锦,这是你陈大婶,隔壁王庄的。”

一听是王庄的,穆锦心头一跳,手也微微有些发热,上辈子顾清桥说过,他奶奶找来他家说亲的媒人就是王庄的。穆锦捏捏手,脸上露出一个笑来:“陈大婶。”

陈大婶应了一声,上上下下的打量了一眼穆锦:“这姑娘长得真标致。”

闺女被夸了,夏红霞十分高兴,脸上露出的笑容也更真诚了,然而嘴上却还是要谦虚一些的:“婶子可别这样夸,也就长得一般般,你们家大闺女才是好人才呢,长得好还有本事,我听说现在在县里上班?哎哟,那可还真是个铁饭碗,大嫂子,你可真有福气啊。”

两人互相吹捧着从穆锦的身边绕过去,穆锦拿着手上的书本进了家门,把书放在房间后去了廊下,拿起用热水糖过的长豆角撕开。

问道:“嫂子,这陈大婶来干什么的?”

何晓春看了穆锦一眼,嘴角带着揶揄的笑:“来给你说亲的。说的是镇边上那个顾家庄的年轻后生,比你大点儿,但好像是退伍兵。挺说退下来的时候还是个连长呢。”

穆锦心跳都仿佛在这一刻停止了,她低下头装作羞涩的样子,手上不停的干活,只是那双手微微有些颤抖。

很快夏红霞就喜滋滋地回来了,她跟穆锦说了何晓春说的那些话,只是她知道地比何晓春知道的多多了,她道:“我打听清楚了,顾家的那小子是家里的老大,去当了九年兵,本来不应该退伍的,但受了伤,不能在部队干了,就退了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