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穆锦的九零年代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2章(第1页)

她才喝完汤放下碗,顾清桥就拿了她的碗给她盛了一碗米饭。这个时候饭店的米饭都是沥水以后放在大甑子里面蒸的,有股淡淡的木头香味,米饭粒粒分明,软香可口。

小炒肉味道也好,辣得好处,肥肉肥而不腻,里面的鸡蛋又焦又香,红烧排骨很嫩,轻轻一咬肉就和骨头分离了开来。

一顿饭吃下来,穆锦就没自己夹过菜,往往她碗里的菜才刚吃完,顾清桥就夹了进来。顾清城对自家大哥的体贴简直没眼看,眼瞅着他大哥又给他未来大嫂夹了菜,他未来大嫂朝着他大哥微笑。顾清城觉得红烧排骨吃到嘴里都不香了。

饭后,穆锦跟着顾家兄弟回家。因为有三个人,顾清桥就没有骑自行车回去,他到车站外面找了辆三轮车把他们给拉回去。穆锦琢磨着就这么空着手去实在是不像话,正好车站门口有个水果店,穆锦去买了一个果篮。

果篮里面摆了五六种的水果,大大小小的挨在芦苇编制的篮子里,外面套了一个透明塑料袋,倒也十分漂亮。拿去送礼就很不错。

穆锦付了钱,顾清城立马把那个果篮从老板娘的手里接了过去,穆锦付了钱,随口跟顾清城聊了会儿他在学校的事儿。

两人都在同一所高中上过学,这两年学校也没多大的调动,两人一时间倒是聊得很投机,顾清桥找到三轮车司机来的时候见两人聊得那么投机,有些高兴又有点吃味儿。

顾清桥比穆锦大七岁,他上小学时她刚出生,他上初中时穆锦才上小学。顾清桥越想越歪,这么一论,他忽然觉得自己像个禽兽?

穆锦没注意到顾清桥的那些小九九,两手扒着车厢门就上了车,顾清桥和顾清城紧随其后,穆锦理所当然地和顾清桥坐在一边,还很自然的就牵了手。

从县城到顾家庄的路还算平稳,且离县城也不远,三个人到顾清桥家也不算远,也就二十多分钟的路程,三人的车费花了一块多钱。

顾奶奶在家里什么编框,听到外面有车响就想着肯定是自家孙子回来了,她走出家门,第一眼就看到了走在兄弟俩边上的穆锦,瞬间眉开眼笑:“小锦来了?快进屋来坐坐,吃没吃饭啊?渴没渴啊?”

穆锦走上前两步,笑着答道:“奶奶,我吃饭了,也不渴,奶奶你吃饭没啊?”

顾老太太拉着穆锦的手往自家堂屋里走去,顾清桥和顾清城对视一眼,眼睁睁地看着往日对他们兄弟俩的关怀备至的奶奶眼风都不扫他们一下。说真的,这个样子的顾老太太让他们非常不习惯。

忽然感觉自己不是他奶奶最宠爱的崽了呢。

正不习惯呢,顾老太太又发话了,让顾清城放下东西去隔壁胡家去,把顾母叫回来。顾清城被指使惯了,哦了一声放下东西就去了。

顾老太太转身对穆锦道:“胡家是咱们家邻居,就门口有一颗大杨树那家。她家大女儿明天就要嫁人了,你大娘去帮忙去了。也不知道你要来就也没买什么好菜,青桥啊,你去后院鸡笼里抓只鸡杀了,一会儿你妈回来让她放点榛蘑炖上。”

“奶奶,我们不饿,刚刚在市里吃了饭的。”穆锦道。

顾老太太以为穆锦他们是中午吃的饭,道:“那不打紧,等饭菜做好了,你们肯定也饿了。”顾老太太看了一眼顾清桥,顾清桥麻利的干活去了。

顾清桥麻利的去了。顾老太太又跟着穆锦一起说话,问了穆志勇和夏红霞的身体,又问了穆锦家里的事儿,穆锦都说了。

顾老太太在问穆锦家里的事儿时也说了自己家里的事儿,让穆锦心里对他家也有个数儿。

俩人正说着话呢,顾母回来了,她头发微乱,身前戴着一件墨蓝色围裙,手上也带着袖套,还没进家门她就把袖套脱了,进大门口之前还身上捋了捋头发:“小锦来了?吃饭了吗?”

顾母不愧是跟着顾老太太是婆媳,连见面打招呼的第一句话都是一样的。

穆锦道:“吃了,大娘吃了没?”顾清桥的父亲比穆志勇大几岁,因此在和顾清桥没结婚之前,穆锦叫顾母做大娘。

顾母找了个杯子倒水喝:“还没呢,忙得很,光馒头就蒸了不少,还炸了不少撒子,都没顾上。”

穆锦还没说话,顾老太太就开口了:“胡家人不讲究,去帮忙的怎么还不管饭的。”顾老太太瞪了顾母一眼:“你也是,忒老实,那些撒子馒头的饿了不会抓一个放垫吧垫吧肚子啊?”

顾母柔柔一笑:“光吃馒头撒子吃不下去,娘,我刚刚回来的时候看到青山那孩子从田里摸了几条鱼回来,看着都挺大,就让清城去买一条来。”顾母说完,看向穆锦,笑着道:“小锦,你奶做的红烧鱼可是一绝,味道棒极了,今晚你可得好好尝尝。”

顾老太太的红烧鱼穆锦是知道的,上辈子顾清桥没少念叨。只可惜穆锦和顾清桥特别熟悉的时候顾老太太已经去了,她没口福尝尝。

“那我可得好好尝尝。”穆锦笑着道。

顾老太太乐了:“行,那奶奶今晚就给你露一手,我还叫清桥杀了一只鸡,他炒的鸡肉可好吃。”

“那今晚可有口福了。”

三个女人在堂屋说着话,顾清桥和顾清城兄弟俩在院子的水井边上杀鸡杀鱼,等都杀好了,兄弟俩又去厨房将饭煮好,该有的配菜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