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当汉武帝穿成康熙(清穿)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8章(第2页)

刘彻想踢他,碍于奴才跟在后面,忍住,往康熙所在方向看一下,好心提醒他,&ldo;要点脸吧。&rdo;

&ldo;脸在你身上,朕做不了主。&rdo;康熙道。

刘彻呼吸一窒,大步往清溪书屋去。

到寝宫洗漱后,刘彻屏退左右,扬起下巴,看着康熙,神情倨傲,&ldo;我要开恩科,还要选武状元。不是在和你商议,告诉你一声。&rdo;

康熙想笑,&ldo;这几日没提,还以为你忘了。&rdo;

&ldo;从没敢忘。&rdo;刘彻道。

康熙:&ldo;这种事朕拦不住你,也没想拦。你想选一些不一样的人,想好怎么选?朕指的是试卷题目。大清人多,读书人也比你那时多,如果是写策论直接递上来,由你一个一个过目,即便只看开头,也得看到明年今日。&rdo;

&ldo;这么多?&rdo;刘彻不禁问,&ldo;选才乃举国大事。&rdo;

不能骗我。康熙听出他潜意思,&ldo;爱开玩笑的从来都不是朕。&rdo;忽然想起一件事,&ldo;你都知道恩科,不知道每次有多少考生?&rdo;

&ldo;你跟我说档案在礼部,我就没让奴才去拿。&rdo;刘彻道,&ldo;原以为用不到。&rdo;

确实用不到。康熙也没说他懒,&ldo;反正你知道人很多就行了。&rdo;

&ldo;明天宣礼部的人?&rdo;刘彻嫌科举考试古板,选才单一,偌大的内务府连个会做自鸣钟都找不到。后来康熙说科举考试是普通老百姓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刘彻一时也想不出比科举考试更好的法子,&ldo;和往年的科举考试一样,只是在后面另加几场,可考可不考。不考不会影响排名,考了,那几场考的好,就破格录取,来京城参加春闱,殿试。&rdo;

康熙:&ldo;不和正常录取的一起考?&rdo;

&ldo;来到京城分开考。&rdo;刘彻道。

康熙仔细想想,&ldo;行是行,但很麻烦。&rdo;

&ldo;国事有不麻烦的吗?&rdo;刘彻反问。

康熙抬抬手,&ldo;别总想着和朕吵,朕不跟你吵。科举考试不是印刷几张试卷就行了。户部那边还要准备钱粮。&rdo;

&ldo;钱粮?&rdo;刘彻不解,&ldo;给考生?&rdo;

康熙:&ldo;考试期间考生不能出去,一直住在考场里,朝廷管饭。几场就是几百万两银子。&rdo;

&ldo;还有这个?&rdo;刘彻皱了皱眉。

康熙点头,&ldo;每次科举考试,礼部、户部和兵部都要忙好几个月。兵部运送试卷,维护考场内外稳定。户部调度钱粮,礼部和大学士出头,批阅试卷等等。朕就不一一细说。若不是这么麻烦,朕都想一年一次。&rdo;

&ldo;今年准备试卷,是不是得明年才能考?&rdo;刘彻道,&ldo;我说最快速度。&rdo;

康熙:&ldo;是的。至少得给礼部一个月时间出题。试卷出来,在京城印刷的同时昭告天下,各地打扫考场,准备钱粮,再等试卷运过去,天就冷了。四季如春的云南考生没关系,京城考生能冻生病一半。&rdo;

&ldo;所以是秋闱和春闱,没有冬闱和夏闱。&rdo;刘彻说出来,也没想要他回答,&ldo;那就明年吧。&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