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民国乡下太太和新派小姐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9章(第1页)

余夫人是最烦姨太太的,余家的几个姨太太被她收拾得服服帖帖,余会长出了名的惧内,今日余夫人借着关孝章,敲打余会长,余会长只是嘿嘿笑,不敢得罪夫人。

关孝章平常带柳玉婷应酬商界的人,那些商界名流,看柳玉婷的眼神赤裸裸的,显然对柳玉婷不是很尊重,关孝章也意识到,柳玉婷对他的事业有帮助,但做关太太,不够资格,像余会长夫人这样出门名门上流社会的夫人太太,瞧不起柳玉婷的出身,戏子社会地位低,下九流。

舞会开始了,余会长请夫人跳舞,余夫人站起来,对余素贞说;&ldo;妹子跟关老板跳一曲。&rdo;

关孝章以为余素贞不会跳舞,在余夫人面前,装装样子,体贴地对妻子说:&ldo;我教你跳舞。&rdo;

夫妻二人下了舞池,关琼枝看着父母礼貌地疏离,母亲第一次参加这种场合舞会,有点拘谨,不过舞蹈班真没白上,交际舞姿势标准,她知道母亲背地里下了不少功夫,母亲也是个要强的人,不肯落在人后。

第二支曲子有人请余素贞,余素贞跟关孝章夫妻貌合神离,分开各自有了舞伴。

关琼枝端着一块蛋糕,边吃边看热闹,跳了两支曲子,瞄着父亲跟几位太太小姐有说有笑。

听旁边两位太太对话,其中一位年纪稍长的太太问:&ldo;跟关老板在一起说话的王家小姐今年快三十了吧?&rdo;

另一位珠圆玉润的太太说;&ldo;好像二十七八了,待字闺中,这位王家千金,是王家独女,身家不菲,谁要娶了王小姐,那是人财两得。

又一支舞曲响起,关孝章跟王小姐跳舞,两人相谈甚欢,关孝章是儒商,仪表堂堂,有成熟男人魅力,幽默风趣,颇能博得太太小姐好感。

今天来的客人多,客厅里喧嚣,关琼枝觉得索然无味。

关孝章跟熟打招呼,又拉着妻子应酬新洲商界几个头面人物。

余素贞惦记女儿,透过嘈杂的人群,看见女儿坐在一旁,对关孝章说;&ldo;女儿年纪小,不适合这样的场合,不然我带女儿先回去。&rdo;

妻女亮相,已经完成使命,关孝章此行的目的基本已经完成,还要最后扮演一个好丈夫和父亲的角色,道:&ldo;我同你们一道回去,我们去跟余会长和夫人告个别。&rdo;

关孝章带着太太和女儿来到余会长和夫人面前,恭敬地说:&ldo;小女有点不舒服,我们告辞先回去了。&rdo;

余夫人关心地问:&ldo;关小姐没事吧?&rdo;

&ldo;没事,她年纪小,这个场合不太习惯。&rdo;

关孝章解释说。

余素贞客气道;&ldo;改日我请夫人喝茶,夫人赏脸。&rdo;

余素贞不刻意讨好,不卑不亢,余夫人很喜欢这种老实本分的太太,微笑着说:&ldo;关太太请我喝茶,我当然去了,孩子要早睡觉,快回去吧!&rdo;

告辞出来,余公馆门口车辆少了,有不少人随了礼份子,提前走了,关家的汽车开到门前,关孝章坐上副驾驶,母女坐在后排。

今晚意外余素贞投了关会长夫人的眼缘,关孝章对妻子和女儿不由态度温和了,&ldo;你们母女刚来新洲,借此机会露个面,女儿成为上流社会名媛,将来找个好婆家。&rdo;

父亲说得冠冕堂皇,名义上为了女儿着想,完全是谋求个人私利,父亲太虚伪,关琼枝把脸掉向窗外。

一家三口回来,客厅里灯明瓦亮,二姨太等着没睡,殷勤体贴地说:&ldo;老爷太太参加寿宴,我怕吃不饱,叫厨房做了夜宵。&rdo;

&ldo;父亲,我回房了。&rdo;

关琼枝打着哈气说。

&ldo;孝章,我也不吃了。&rdo;

余素贞和关琼枝上楼,关孝章看妻女都不吃,挥挥手,&ldo;算了吧!&rdo;

也跟着往楼上走,二姨太在身后喊了声,&ldo;老爷。&rdo;

关孝章站住,回头,&ldo;有事吗?&rdo;

二姨太媚眼如丝,期待地神情看着他,&ldo;家宝这两天念叨想父亲了。&rdo;

二姨太失宠,老爷又带太太和小姐出门,二姨太生出危机感,怕管家的权利被夺,知道关孝章对关家宝看重,拿关家宝当幌子。

&ldo;这么晚,家宝还没睡吗?。&rdo;

关孝章转过身,自从跟柳玉婷在一起,关孝章看两个妾是庸脂俗粉,没有一点兴趣。

二姨太站在原地,望着关孝章头也不回地上楼去了,目光冰冷。

连下了几场雨,天空终于放晴,周日,楼下客厅里,女佣妙儿对张嫂说;&ldo;二姨太找去年做的大红底子、上面印着大朵蓝白花的旗袍,翻箱倒柜的,不知道放哪里了,那件旗袍二姨太喜欢得不得了,还是上次赵买办家娶姨四姨太,去喝喜酒,穿过一回,不知道收到哪里去了,这会想起满世界地找。&rdo;

&ldo;姨太太一柜子的衣裳,不拘穿那件都是上等料子,前儿把八成新的一件绸衫赏了我,我平常都舍不得穿。&rdo;

张嫂叨念着,大户人家的姨太太吃香喝辣的,穿金戴银,比小户人家平头正脸的媳妇光鲜。

关琼枝站在楼梯口,转身回去,四年前,余素贞母女来到关公馆,刚三岁的关家宝淘气,不小心从楼梯滚下去,二姨太在父亲面前搬弄是非,教唆关家宝说大娘推她,关孝章偏听偏信,送她母女回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