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亦筝笙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4章(第1页)

虽然做不到完全jg确,但这篇文一直是按着时间轴在推,旅欧支部的成立,四一二,一二八,第四次反围剿的霍丘一战,七七,台儿庄,衡阳保卫战。

我知道有很多亲都觉得战争太多了,但大背景在民国年月,又把男主角定位了那样一个身份,这些就都是很难回避的。

上海一战套用了第一次淞沪抗战(一二八)的背景,最后这一战大家都已经知道了,套用的是衡阳保卫战。其实写之前我也犹豫了一下,如果虚构一场架空的战役做背景,受的限制少,应该会更好写,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常衡或者德阳保卫战,但最后还是借用了衡阳的大背景,常德保卫战已经随着《喋血孤城》的上映被大家所熟悉,更为惨烈的衡阳保卫战也不应该被忘记,风凝写的只是小说,与历史无关,但至少大家能知道,在衡阳曾经有过一场被日方称为&ldo;中日八年作战中,唯一苦难而值得纪念的攻城之战&rdo;。抗日英雄永垂不朽!

我看到有亲已经贴出了衡阳保卫战的相关资料,谢谢温哥华的阳光,至于果粉什么的,神游已经说了,我也并不想多说什么。我从来没有否定过敌后战场的作用,但也并不觉得正面战场的流血牺牲是可以忽略的,无论正面战场敌后战场,都是中国人的战场,都是整个民族共御外ru的战场。如果还是觉得风凝是在洗白什么的,那我也实在是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当然,那个年代风凝没有亲历,所以很多理解也很片面,不对的地方要请大家见谅。对于文中的相关描写,我参照了很多史料和亲历者的回忆录,像是唐德刚先生的《李宗仁回忆录》,《张学良口述历史》,还有葛先才老先生的《长沙常德衡阳血战亲历记》,蒋鸿熙老先生的《血泪忆衡阳》等等,如果感兴趣的亲可以去看看,真实的历史往往比小说要惨烈得多。

大家问的比较多的还有就是文里面的几首诗了,我就一起简单说下,李白的《长gān行》大家应该是比较熟悉的,亦笙在墨梯女校念的被薄聿铮听到的那首诗是普希金的《我曾经爱过你》,纪哥哥临死前念的那首是拜伦的《whenweoparted》,化名醒园的那两句诗风凝跟纪哥哥一样,不知道什么时候看过就记下了,也不知道作者和全诗,只记得&ldo;相见争如不见,有qg还似无qg,笙歌散后酒微醒,深院月明人静&rdo;这几句,后来有亲问起就百度了下,是司马光的《西江月》,貌似有两个版本。

另外就是亦笙就读的墨梯女校,历史上确有其校,是传教士林乐知1890年创办的一所教会女子学校,为纪念对建校作出重大贡献的墨梯主教而定名为墨梯女校(ctyeire&rso;sschoolforgirls),中文名为中西女塾,到1930年才改成了众所周知的那个名字‐‐中西女中,以&ldo;live,love,grow&rdo;的jg神培养学生。还有文里出现的饭店歌曲之类,风凝也参照了地方志和相关资料对着时间来写,大多都是确实有的,像是百乐门的那首《毛毛雨》,是上个世纪2、30年代红极一时的歌曲,大家熟悉的《夜上海》《玫瑰玫瑰我爱你》那个时候都还没有,一直到40年代才问世。还有像是礼查饭店也就是今天的浦江饭店,风凝还专门跑到它的名人房里住过,去它的孔雀厅里转悠,希望能尽可能的还原出一些民国味来。

还有一个小细节也有亲问过,就是白翠音说亦笙的妈妈是台基、花烟间,那是最底层ji女的代称,之上还有幺二,长三堂子,最高一级的就是亦笙妈妈在的书寓,出现在咸丰初年,创始人是朱素兰,一般书寓先生须得有名师指点过方可挂牌,只卖艺而不卖身,除了说书弹唱,便只是陪酒。陪酒时可与客人亲近些,但喝完酒就须与客人保持一尺以上的距离,以示尊严。

大致就是这些吧,要是还有回答漏了的或是不清楚的大家留言给我我再补充。

最后再谢谢大家一路陪我走过来,其实上星期天晚上风凝家里出了事,风凝一度想不写了,就把上一章当做是最后的结局,反正也只差最后的尾声了。但是后来又觉得这样很对不起大家,到今天终于把最后的结章写好放上,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理解和体谅,真的非常感谢,鞠躬!

【52书库将分享完结好看的言qg小说以及耽美小说等,找好看的小说就来52书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