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夫人,我们一起蒸包子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3章(第1页)

那时候杨大宝还小,大宝爹欠下的银子还有大部分没还,那些人也心疼他家就只剩他一个独苗苗,有些直接把账消了不要大宝还钱,有些则是无利息给了大宝一些时间,等他长大能赚钱后慢慢还。

大宝不清楚当年他爹到底从哪些人那里借了钱,又各自借了多少钱,就按着白纸黑字签下的欠条字据来还钱。

至于包子铺抵给姑爷爷的银两数额巨大一事,虽然他家这份字据看不清,但是这种字据一般都是一式两份,他看过姑爷爷那边持有的字据,上面清清楚楚写着五百两,他就按五百两来还。

大家都是亲戚,想来也不会故意坑他。

听完杨大宝的讲述,张华若张张嘴欲言又止,这时候说些安慰的话好像也不妥当,犹豫几下,他叹道:“你爹和你娘的关系真好。”

虽然命运坎坷,但至少都是幸福地一起笑着应对生活的磨难,叫人羡慕。

杨大宝谈起这段往事没有显露出太过伤心的模样,这么多年他也看开了,对于爹娘来说,能够在死前都一直紧紧相握着彼此的手,估计已是足矣。

他抬头看向张华若,忍不住亲近一点,微微前倾着身子,煞有其事地郑重道:“我也会对你好的,就像我爹对我娘一样,家里你最大,我第二。”

张华若有一瞬间不敢对上杨大宝的眼睛,因为这其中的光芒实在太过耀眼,但他很快移回视线,同样认真地看着杨大宝,浅浅笑了。

第29章

思来想去,张华若还是觉得一间包子铺抵个五百两银子实在是太不可思议,若是两家关系好,杨大宝的姑爷爷有意帮衬,那就倒还说的过去。

他问杨大宝:“你那姑爷爷一家可算富裕,与你家关系亲近吗?”

杨大宝如实以告:“阿爹在的时候见过几回,后来就鲜有来往了,大概是五六年前,表叔他们一家从外面搬到长安,跟我说起当年的事,我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

张华若觉得哪里不对,想了想后:“那张抵押字据,不是你爹亲自交给你的?”

“阿爹和阿娘去的那么意外,怎么会是由阿爹亲手交给我,这些欠条字据都放在一个木盒子里,我也是无意间翻到的,那时候木盒子里的欠条不少,我识字不多,也就没有一张张看过去,是表叔他提起这件事我才专门去翻,才知道里面还有这么一张巨额的抵押字据。”

如果是这样,张华若放下心来,这字据应该不是假的,是他多虑了。

只是……

“刚才我整理衣柜衣物的时候,无意间翻到你口中所说的木盒子,里面就剩一张字据,也就是你姑爷爷那张字据。”

杨大宝看着他,笑:“嗯,那些小额的欠款我都已经还清了,你不必担心,我们以后会越来越好的。”

原本还在认真讨论事情,杨大宝总是能把话题往两人的今后拐,可见他有多期待两人未来的日子,张华若又是无奈又是欢喜地低头笑了,眉眼弯弯。

杨大宝一时之间看呆了,傻乎乎地把心中的话也说了出来:“你笑起来真好看。”

张华若偏过头去,抬手掩住嘴角的笑意:“竟说些胡话。”

“是真的好看,我长这么大,还没见过比你更好看的人。”

杨大宝说的真诚,也的确说的是实话。

张华若抬眸看着他,努努力把话题扯了回来:“……那张字据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样?我看上面好多破损,有些字已经看不清或者看不见了。”

说到这个,杨大宝也是很无奈:“一开始的时候它还是好的,我也忘记什么时候它变成这样,不过好在姑爷爷家那份还是完好无损。”

张华若再次锁眉,不知为何,他就是觉得这份字据不对劲。

“姑爷?”枸杞子从屋外探进脑袋,确定屋内的两人没有在做什么羞羞的事情他可以进来,一下子蹿进来,“门口来了一位米铺的伙计,说是来给您送货的。”

杨大宝记起还有这么一件事,起身先去收货,就不跟张华若继续聊下去,张华若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叫住转身想走的枸杞子,把他招到身边来小声吩咐了几句。

枸杞子不解:“少爷,你让我打听这个做什么啊?”

“我让你去你就去,什么时候这么多废话了。”张华若抬手点了下枸杞子眉间,笑的宠溺。

枸杞子揉揉根本没被戳疼的眉心,嘟起嘴撒娇:“这不是觉得奇怪嘛,少爷你这么关心他家这个亲戚做什么,还不如多打听打听杨大宝的事,看看他是不是偷偷瞒着你在外面做过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胡说什么呢,又嘴痒了是不是?”张华若板起严肃的面容,吓唬枸杞子。

枸杞子赶紧捂住自己的嘴,拨浪鼓似的摇头:“不胡说了不胡说了,就是开个玩笑嘛,我也相信姑爷不会是那种人。我这就去办事!”

溜了溜了,护夫的少爷看起来真可怕。

枸杞子笑着跑走,留下张华若一个人待在屋里。

手上的书是怎么也看不进去了,张华若干脆将书放下,抬头望望外面的天色,起身走到那衣柜前,把那木盒子里的纸张拿出来仔细看了看。

纸上的磨损像是虫咬的痕迹,加上年份较久,这么一折腾就显得整张纸都变的破破烂烂。

轻轻抚摸着破损的地方,张华若这次把整个收据里的内容从头到尾看了一遍,越看心里那股不对劲的感觉就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