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督主的宠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8章(第1页)

正当沈菱月腹诽之际,有人前来给张珩身后的人敬酒,张大人是贵宾,张大人身边之人自然也不能怠慢。

当沈菱月被拉至宴席旁,被人恭维着劝酒之时,连忙摆手说自己不擅饮酒,以示拒绝。

但旁人只当她是委婉与客气,几次三番地敬酒。沈菱月一时间推脱不得,只好将杯中酒一饮而尽。此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其他人见状之后,便轮番前来敬酒,非要与书童打扮的沈菱月喝个痛快不可。

当张珩出面前来劝阻时,沈菱月已经不知被灌了多少酒。

迷迷糊糊、头昏脑涨的沈菱月到了后来,依稀记得当宴席结束、回到住处后,自己是被张珩扛回房间的。

下榻之处,有一个宽大的温泉池,沈菱月在西部很少能见到这样清澈且温热的室内池子,于是趴在池子边上,不停地用手撩起水花。

酒醉之后的沈菱月有些头晕乏力,视线也颇为模糊,在池子边上玩着玩着便一头栽了进去,好在池水并不深,沈菱月很快就爬了起来,将头露出水面。

这时,张珩走了过来,轻抚着她湿漉漉的脸颊,说道:&ldo;先吃点东西,你晚上还没用膳。&rdo;

醉意颇浓的沈菱月现在对吃东西没什么兴趣,反倒是喜欢待在这温暖的池子里。

热气氤氲之下,沈菱月看着张珩清俊无比的脸庞和幽深的双眸,傻笑着张开双臂,让张珩拥抱自己。

看着沈菱月酒醉之后泡在池子里浑身湿漉漉的样子,张珩眉头顿时纠结成一团。

眼见张珩并不想抱自己,沈菱月便蹙了蹙眉,嘟着嘴巴说道:&ldo;张珩,我一路跟着你,你要打赏我才行。&rdo;

沈菱月很少对张珩直呼其名,若非醉酒,她绝不会这样肆无忌惮。

&ldo;打赏你什么?&rdo;张珩无奈地笑着问道。

沈菱月想了想,随后说道:&ldo;你把景澜院的偏厅赏给我,我要在里面也挖一个这么大的池子。&rdo;

张珩笑了笑:&ldo;宫里没有温泉,你挖了池子也没用。&rdo;

沈菱月歪着头,眨着眼睛又想了想:&ldo;那我去宫外的宅子里挖池子泡澡用。&rdo;张珩在宫外有很大的宅院,地段僻静,很是清幽。

张珩轻轻捏了捏沈菱月醉酒之后娇红的脸颊,点点头说道:&ldo;好。&rdo;

&ldo;我还要在后院种树,有柳树和桂树,夏天可以乘凉,秋天可以做桂花糕。我还要一个秋千,春天的时候可以荡秋千,还要种上许多种颜色的花……&rdo;沈菱月的醉眼中一时间满是期待。

张珩笑看着沈菱月:&ldo;好!你想种什么,就种什么。&rdo;

&ldo;我还要一间自己的书房……&rdo;沈菱月继续提要求。

&ldo;好,整个宅子都送你,所有房间都是你的。&rdo;张珩轻抚着沈菱月的额头。

沈菱月高兴地张开湿漉漉的双臂,抱住了张珩的脖颈,依偎在他怀里说道:&ldo;张珩,你待我真好。&rdo;

张珩无奈地看着沈菱月将湿漉漉的头发在自己衣服上蹭来蹭去,苦笑不已,若是以前,自己绝不会允许有人这样靠近自己,弄湿自己的衣裳。

沈菱月抬起头,醉眼朦胧地说道:&ldo;你对我这么好,我也有东西要送你。&rdo;

张珩俊逸的脸上浮现出了淡淡的笑容,问道:&ldo;你准备送我什么?&rdo;

沈菱月说话间将藏在衣服里的白玉项链取下,随后将项链递给张珩,说道:&ldo;这是我戴了多年的项链,我特别喜欢它,现在送给你了,你要收好。&rdo;

张珩摩挲着手中的白玉项链,看到中间镶了一颗硕大的蓝宝石,随后又将项链给沈菱月戴了回去。

&ldo;你不喜欢?&rdo;沈菱月歪着头眨着大眼睛问道。

张珩笑了笑:&ldo;你的贴身物,你自己戴着就好。连你都是我的,你的项链,自然也就是我的。&rdo;

意识不大清醒的沈菱月歪着头想了想,觉得他说的好像也有道理,既然说自己人是他的,他似乎该娶自己呢,于是跟着说道:&ldo;那你娶我,好不好?&rdo;

张珩扣项链的手立即停顿了下来,目光幽深地看着醉得不行的沈菱月。

沈菱月继续带着醉意说道:&ldo;我爹人呢,虽然平常很严肃,但他很疼我们姐弟两个,每逢他从外面回来,总给我们带各种好吃的好玩的。所以,你大可不必担忧,尽管去跟我爹提亲好了。记得带上聘礼,我爹他不是贪财之人,但他很好面子,他说过有一天要风风光光地嫁女儿。我爹要是见到你,看你一表人才的样子,肯定会同意的……&rdo;

沈菱月说完之后,便将头倚靠在张珩的怀里,带着浓浓的醉意,没多久便沉沉地睡了过去。

然而,张珩却是眉头紧皱在一起,整张脸写满了纠结与无奈。

翌日一早,沈菱月头脑昏沉地醒来,仍有醉酒之后的遗患,完全不记得自己昨夜回到住处后的事情。张珩早早地离开了,似乎又出去应酬。

屋外阴雨停歇,天气晴好。沈菱月收拾妥当之后,想去外面走一走,去除酒醉后的晕沉之感。

地处江南的吉州城向来以繁茂著称,临近大运河,人烟阜盛。沈菱月以前只在书中看到过关于吉州城风景的描述,还从未亲临过这里。

河道穿城而过,河面上有连成排的乌篷船,河两岸有石桥老街,商铺鳞次栉比,虽然已是入冬时节,但街市上仍旧人群熙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