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督主的宠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9章(第1页)

在靠近镇子的地方,沈菱月买下了一座两进的旧宅,又按照张珩平素的喜好让人重新修葺和装饰了一番。宅子修整好没多久,沈菱月便雇了当地的一对老夫妻帮忙收拾和看护宅院。

院子里,沈菱月种了不少花花草草。当微风吹过,桂花飘香时,她无可抑制地想他。

沈菱月后来才得知,苏锦含嫁给了崔二公子,现如今两人已经成亲,在江南卓州定居。

之后的日子里,沈菱月和苏锦含一直保持着通信,告之对方彼此的境况。本来苏锦含曾写信说要过来看望她,可没多久又写信说,突然发现自己已经有了两个月的身孕,因为大夫说需要调养,崔公子便让她安心在卓州养胎,只能日后再找机会来看她了。

沈菱月接到信以后,为苏锦含感到高兴不已,她最终嫁给了自己心心念念的人,如今又要当母亲了。

随之,沈菱月又想到了张珩,他曾不止一次地跟自己表达歉意,因为他不能给自己一个孩子,可是,自己内心深处更多的是爱惜与心疼,那样卓尔不凡的清俊男子,那般智睿倜傥的男儿,世上再是难寻第二个了。或许正因为如此,老天便安排世间只有一个独一无二的他,连个跟他相像的后代都不肯给予。

一日午后,沈菱月去附近的庙上进香,为张珩祈福。香火并不旺盛的破旧寺庙里,沈菱月见一位年老的僧人怀里正抱着一个啼哭的婴孩。

经这位僧人介绍,沈菱月才知道,这是一个被人扔在庙门口的弃婴,孩子家人已无处可寻,这孩子一直嚎哭不止,不知是不是得了什么病。

沈菱月看着白白净净的孩子哭个不停,心中很是不忍,于是说自己可以带这个孩子去镇上,找个大夫给瞧瞧。

僧人感激不止,便将孩子交给了沈菱月。

沈菱月抱着孩子来到了镇上,医馆里的大夫检查了一番,说这孩子没什么毛病,就是受了点风寒,只要好生调养着便无大碍。

待沈菱月将孩子抱回寺里,把大夫的话转述给那位僧人之后,对方流露出了为难的神色。

&ldo;出家人,本应以慈悲为怀,但可惜这寺庙已是破败,即便有心将孩子留下,寺里也是无能为力养活的。&rdo;

沈菱月看着孩子可怜的模样,再三思量之后,决定把这孩子抱了回去。

自打沈菱月抱着孩子回到宅院后,做事的李妈便说个不停:&ldo;养活孩子,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你一个姑娘家,身边连个男人都没有,独自拉扯大一个孩子,不知要费多少心力。&rdo;

&ldo;李妈,我跟你说过,我是有夫君的,只是人在外地而已。况且,我要是不把他抱回来,他无依无靠的,难保会遭遇不测。&rdo;沈菱月一边哄着孩子入睡,一边说道。

&ldo;唉!我知道,你是个好心的姑娘。可是啊,养孩子可不是件小事,你再好好想想。&rdo;李妈感叹完便又去做事了。

沈菱月知道自己没有育儿的经验,也没有信心能把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可眼下他被人遗弃,庙里又无力收留他,只能自己收养他了。

过了几日,在沈菱月的悉心调养下,小男孩的气色愈发地好转了,还会对着人笑个不停,模样可爱至极。

沈菱月心里高兴不已,整天围着他转,他哭了,笑了,饿了,闹了,无时无刻不牵动着自己的心。

突然间,沈菱月想起来他还没有名字,寺里的人也说没什么线索,那就干脆自己给他起个名字吧。最后,沈菱月给他起名为&ldo;张彦诚&rdo;。

若是张珩在,不知道他会起什么名字。一想起张珩,想到他那丰神俊逸的样子,想起过往的种种,沈菱月的心里就愈发难过,思念之情,愈发地深入骨髓。

第63章

就在沈菱月整日忙着照顾小彦诚之际,寺里又传来了消息,这回又有个病重的小女孩被人遗弃了。

沈菱月仔细打听之下才知道,这个小女孩从小就被人给拐了,后来又被人唆使沿街乞讨,因不堪忍受欺凌,几次想要逃离,都被人捉回去毒打一顿,后来生了场重病,直接被扔出来了。

听闻小女孩的悲惨遭遇之后,沈菱月很是心疼,又是帮忙带着瞧病,又是日夜照料个不停。

一旁的李妈妈叹气道:&ldo;沈姑娘啊,这养一个孩子都不容易,你一下子要养两个,你能忙得过来吗?&rdo;

沈菱月知道,要照顾好这两个孩子,需要费心费力,自己时常忙得不可开交。但有时看着两个孩子脸上洋溢的笑容,自己心里又有着无尽的欣慰。

自打沈菱月收养了这两个孩子之后,乡里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沈菱月的善行,天长日久的,陆续有人把弃婴、失去双亲的孤儿、流落街头的小孩送到了沈菱月这里。到了后来,甚至有邻县的孩子也被送到了这里。

李妈不住地叹气:&ldo;沈姑娘啊,要是再这样下去,你这里怕是要成了育婴堂了。&rdo;

事实上,这里已经成了育婴堂了。眼看孩子越来越多,沈菱月没有办法,只好将不远处的一座更大的宅院买了下来,重新粉刷一遍之后,又雇了厨子、奶妈,日夜照料着这些孩子。事到如今,单凭自己,已是无法再照顾这么多孩子了。有几个年纪大一点的孩子,还送他们去乡上的学堂去读书。

李妈曾经不止一次地劝沈菱月,凡事要量力而为,哪怕是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