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初唐:砥砺前行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76章 政治遗产二合一(第1页)

第276章政治遗产二合一

这也是李治将张文瓘丢给李弘的原因。

李治不想成为李世民的背景板,给李世民擦屁股,就将这艰巨而光荣的任务交给自己的儿子。

对于张文瓘与李敬玄的政治主张,李治是一点也不奇怪。

可是陈青兕竟然能够说出这番道理,这让李治颇为意外略微感动。

李治拥有李世民这样的父亲,压力自然非同一般。

尤其是他继位之后,天灾不断,四夷居心叵测,还有南方兵变,一连串的事情接连发生。

甚至有不少人说他德不配位,才获天谴。

李治能够走到今日,乾纲独断,各中辛酸唯有他自己知道。

今日意外听陈青兕竟如此理解自己,这让李治有一种被理解的感觉。

欣慰感慨

李治让小太监重复的说了一遍张文瓘、陈青兕的辩论。

这一次他听得特别认真,尤其是听到陈青兕说我们生来就站在世界之巅的时候,更是深有感触,大唐在自己父亲的手上,如此辉煌。

自己就算无法超越,也不能籍籍无名,成为庸碌之辈。

他忍不住长叹一声:“知朕者,陈青兕也!”

就在李治感慨万千的时候,陈青兕已经来到了来济的宅邸。

迎接陈青兕的叫来庆远是来济的二儿子,在太常寺当值。

来济为人正派,当任宰相多年,并没有提拔自己的儿子,因此地位并不高。

“陈先生,家父已经等候多时了!”

来庆远对陈青兕很有好感,两人接触的并不多,但当初若不是陈青兕站出来,来济早就受李义府的迫害,跟褚遂良一起招贬了。

现在尽管给罢免了宰相之位,却也给安排了一个好去处,不用担心未来受苦。

陈青兕却听出了些许弦外之音。

等候多时,这话有点深意。

陈青兕一脸惭愧,说道:“是在下来迟了,让来公久候。”

来庆远领着陈青兕向屋内行去。

来庆远故意走慢了几步,低声道:“杨侍郎也在,陈先生对他可要提防一二。”

陈青兕眼睛微眯,只是一瞬间就想明白了缘由。

陈青兕了解李治的脾性,来济就算被自己救下一次,在这个庙堂上也不会待太久的。

来济过于方正,行事不知变通,李治早就不喜他作为,给外放是早晚的事情。

来济在京多年,一直是清流一派的核心人物,当任宰相以后,更是庙堂清流之首,颇有影响力。

来济这一走,以他为核心的清流一派,将会群龙无首。

陈青兕早有接管来济政治遗产的心思,故而对于清流一派有过了解。

在宋明时期,清流之名,很多时候言过其实。

因为宋朝的士大夫政治,明朝的文官体系,让文人掌控了太多的话语权,导致了士大夫、文官内部有着深厚的利益往来,他们的清流并不纯正。

唐朝此刻属于勋贵与门阀世家政治,清流派大多出身非关东世家,关陇勋贵之外的豪门庶族,他们政治背景浅薄,便以方正不阿的人设行事,相对来说,质量还是很纯正的。

尽管其中有不少道貌岸然之辈,却也有如来济、郝处浚、刘仁轨、源直心这类的耿直大臣。

能够接受来济的政治遗产,以后在长安行事将会方便许多。

而挡在他面前的人正是杨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