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重生之贵妇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67章(第1页)

徐策是徐清婉的弟弟,也是大郎的亲舅舅,长得很像老国公,魁梧健硕,不怒自威。

面对大臣们打量的眼色,徐策只是眼观鼻鼻观心。

曾经徐家支持皇太孙魏昂,导致被永平帝厌弃,全靠祖荫才能继续位于京城勋贵之家的前列。此时若再冒出来公然反对永平帝的决定,继续拥护一个皇太孙,那徐家就要真的倒了。

如果四位王爷无能,拥立皇太孙也值得,可蜀王、湘王都是有功之王,桂王亦是人中龙凤,哪轮得到孙辈?

徐策都不为外甥争取,其他大臣们更不会去犯永平帝的忌讳。

唯一的皇太孙已经死了,这世上不会再有第二个皇太孙。

等大郎回到原位,海公公扫眼下方,展开第二封圣旨。

这道圣旨,便是册立新太子的圣旨。

圣旨乃永平帝亲手所书,用一连串的溢美之词夸赞了他的三子蜀王魏曕,从魏曕少时的勤勉恭孝夸到魏曕为王的种种功绩。功绩大臣们都知道,蜀王的孝顺他们却是第一次听说,原来当年永平帝牙疼得要命,竟然是蜀王举荐的神医,还在永平帝康复期间亲自伺候床前。

百善孝为先,从永平帝的口吻中大臣们听出来了,论孝顺,魏曕排在五位皇子的最前面。

一个皇子,既孝顺,又贤德,文能治国武能开疆拓土,在没有嫡子的情况下,储君择贤而立,也算合乎情理。

少数几个“立长派”悄悄看向了楚王魏昳。

魏昳听完圣旨,终于明白了,父皇真的早就属意了老三。

他敢忤逆父皇吗?

不敢。

眼见龙椅上的父皇朝他看来,魏昳再无他想,率先跪下,拥护父皇的决定。

永平帝就笑了。

老二虽然没出息,偶尔还像他娘一样没有自知之明,但乖还算乖的,不敢生事。

第184章(你最好了)

永平帝要魏曕做太子,真没有几个大臣想反对。

实在是魏曕在四个兄弟里面太出挑了,武方面,魏曕还是皇孙时就跟随永平帝打败过金国,跟着是追随永平帝靖难,封了王爷后,魏曕连虞国那块儿难啃的骨头都打下来了,这些战功,湘王魏昡都远远不能及,更不提其他两位从文的王爷。

再说文治,魏曕在刑部,刑部的大案小案都能得到快速解决,没有官员敢玩忽职守,永平帝要调魏曕去户部时,刑部尚书差点跟户部尚书打起来。等魏曕到了户部,今年揪出个大贪官团伙,明年亲自去赈灾治水,精明睿智又吃苦耐劳、体恤百姓,户部尚书每次夸赞蜀王殿下,眼里都带着光,夸亲儿子也不过如此!

楚王魏昳虽然年纪比蜀王大,是兄长,可他文治武功都没有出彩之处,别人就是想拥护他,都不好意思开口啊。

更何况,魏昳自己都服了,不愿再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