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嫡嫂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章(第1页)

资料来自百度

宝啊,看到这来的点个收藏吧!谢谢了。

第8章

日子悄然过去了一日,暖阳轻柔大地,园子里的花迎着朝霞,蜜蜂忙着沾染花朵上的晨露,细听,还能听见那嗡嗡声,这个清晨就这样忙碌起来。

气温一上升,来老太太屋里请安的人都换上了春日里刚做的新装,万紫千红总是春。

老太太坐在上首,她今日穿一件墨绿色鹤纹缎面稠裙,额上戴着红宝石坠的抹额,抹额上镶嵌着白如玉的珍珠,鬓边别着一朵红芍药,脖颈上带着那串牛黄项链,整个人精神焕发的坐在那。

老太太看着底下的一群人,乐呵呵道:“春天暖和了,你们呀要多出去走走,别老闷在屋子里了,我今儿个早上去园子里摘了一朵红芍药别于发间,觉得整个人似变年轻了许多。”

孟丹笑嘻嘻道:“祖母,您在丹丹眼中一直都是这样美啊,戴上这花就更美了,丹丹觉得您就像那话本里说的王母娘娘,那句叫什么来着,对了,就是天资国色,说不定祖母就是王母娘娘下凡来了。”

老太太哈哈大笑出声,笑的眼角都流出了眼泪:“丹丹,你就是我的小福星,来来来,你到祖母这来。”

孟丹噔噔跑了过去,孟丹带了头,底下坐的这些人就纷纷夸赞起来,吕姨娘道:“妾身倒是觉得太太颈间这串项链尤为别致。”

老太太看向姜姝,笑道:“这项链中间镶嵌着牛黄,是姝儿送给我这个老婆子的。”

吕姨娘惊讶道:“千金易得,牛黄难求!姜小姐真是好孝顺,老太太真是好福气呀!”

说着吕姨娘看了一眼姜姝,心道这样好的姑娘要是自己的儿媳就好了。

孟佪微不可察地蹙了蹙眉。

青黛事不关己默声垂首。

老太太笑得合不拢嘴,姜姝上前一步道:“是孟伯母对我们这些做晚辈的甚是关心,姝儿没什么好回报的,以此聊表心意,都不好意思拿出手来。”

接着又看向老太太鬓边的芍药,道:“孟伯母今日鬓边的芍药甚美。”

老太太笑呵呵的,心里是由衷的喜欢这姑娘,道:“姝儿说话甚得我心,老婆子我实在是喜欢的紧,不过我都老了,今早上才发现我这鬓边呀!多了许多白发,这不摘朵花挡挡。”

“孟伯母还年轻着呢,孟伯母就算年老以后,也是白发戴花君莫笑,岁月从不败美人1。”姜姝夸赞道。

“你这小嘴呦!”老太太说着,忽然瞧见姜姝的耳上只有一只耳环,不由奇怪:“姝儿,今日你怎么只戴了一只耳环。”

姜姝摸摸自己的耳垂,道:“姝儿今日明明戴了两只的,怎么会只有一只了呢?”

“这莫不是方才来的路上掉了?”老太太道。

姜姝忙慌乱地在地上的四周瞧了一瞧,然后才对那边站着的珠儿道:“珠儿,你快去外面帮我找找看。”

珠儿跑了出去。

老太太见她神色不对,问道:“这耳环很重要么?”

姜姝一脸欲言又止的模样,须臾道:“孟伯母,这是父亲来汴京城,皇后娘娘赏赐给母亲的,母亲又给了我,让我好生保管着,这要是把御赐之物弄丢了,皇上皇后一怪罪,岂不连累了父亲母亲。”

“姝儿莫急,我这就让府里的丫头们去找,就算是把这玉兰小筑给翻过来,也定会给姝儿找到的。”老太太安抚着,又让一旁的林氏去吩咐外头的仆从,让他们务必仔细些,将耳坠给找回来。

然而,找了整整一个时辰,整个玉兰小筑也差点翻过来了也没找着,包括姜姝的屋子里头,那枚耳坠就像是凭空消失了一样,没半点踪迹。

老太太最后让所有人都回去了,让丫头小厮再慢慢寻找。

但没过两日,府里头就传出了这样的话来,说是那枚耳坠或许是被某人给捡了,不愿拿出来。

有人就说了,谁愿意要一只耳环呀!

有人又说了,或许要一只耳环只是为了卖钱,而这个府里谁最缺钱,比那三等的丫鬟还穷的人大概就是二爷新娶的那位二奶奶了,听说她家里穷的叮当响,或许是为了贴补娘家的家用也说不准。

一传十,十传百,就这样传到了每个人的耳朵里。

青黛是在秋祺阁听到的,当时两个丫头正在唠嗑,茶余饭后不就那点子事吗。

当时青黛只觉得心口处闷了一团火,这团火上不来下不去,竟奈何不得,嘴长在他人身上,思想也是他人的,就算她能堵住他们的嘴,也不能堵住他们的心。

难怪这几日,她发觉周围人看她的时候都有点异常,而老太太看她的时候,还带着点轻蔑,当时她就觉得是不是自己多心了,原来不是,他们心里头就是那样看她的,只是让她想不明白的是,为何那位姜小姐丢了耳坠,却要怪到她头上来。

是因为她家最穷吧,就像他们说的,比那些三等的丫头都穷,所以才让他们门缝里看人,把人给看扁了。

青黛走到自己的小房间里,将门紧紧的关上,连着喝了几杯茶,心里的那团火并没有好一点儿,闷闷的,像压了块重重的铅石在心里头,难受的无以言语。

这就是那位媒婆说的享享清福吗?要是她家不那么穷,何至于到这来享清福,何至于让别人冤枉到这般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