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鸿鹄逍遥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8章(第1页)

皇帝舅舅也差不多该退了。

我从慕容瑾的口中得知,自太子造反之事平息后,皇帝舅舅便对我娘生疑,多次试探未果,竟然找了一拨人行刺自己,看我娘会不会救他。

我娘当然没有救他。

我娘在他之前就被刺了。

后来才知道,刺客中有前太子的余党。

我知道,这是我娘的苦肉计,又或许她已经不想再演戏了‐

这几个月她宅在家里养伤,一次都没见过来看她的皇帝舅舅,连探病都不许他进来。

她自己陪着怀孕的大姨做康复训练,帮未出世的孩子绣个小肚兜做个虎头帽纳个绒绣鞋什么的。

她这副与君绝的模样,其实是胸有成竹了。

谋反什么的档次太低,我们现在搞逼宫了。

我娘知道,谨慎如皇帝舅舅,必然早就草拟好了一道立储圣旨,就是不知立了谁。

慕容瑾非常大大咧咧地说,我们偷出来看一看,如果是他的话就别冒险了,等他继位之后,直接让给我就行了。

我笑他想得美。

十之八|九不是慕容瑾。

如果我猜得没错,应该是我那十一弟,不过五岁的孟王。

孟王的母族程氏,是剩下皇子的母族中,唯一可堪与行氏抗衡的。

皇帝舅舅几个月来提拔程氏的动作,也证实了这一点。

我对我娘说,十一弟还是个小孩子,我们放过他吧。

我娘说,你看着办吧。

我笑了,我娘早就想好了,并且和我想的一样。

我们任由皇帝舅舅颁下立孟王为太子的诏书,而并没有表示任何不满。

我依旧做我的摄政王,拉拢朝中势力,不时为国征战。

我在东南水战中立的军功,实在还不够,于是又在各地剿灭山贼叛党、围捕前朝余孽,偶尔在西北住上几月,把那些蛮夷赶得更远一些。

如此又过了三年。

这三年,我四处征战,得了骠骑大将军的封号,忠勇护国之名举国皆知。

这三年,我娘几乎天天去看她的双胞胎小外甥女,每次总能碰见大舅,两人一起逗孩子常常一逗就是一下午。

这三年,我娘从未主动见过皇帝舅舅,皇帝舅舅也从未私下传召她,两人相敬如宾,如同真正的天家兄妹。

这三年,我大舅妈娶了两房儿媳,彻底了了心愿,便也看开了,与我大舅各过各的,互不相干。

这三年,慕容瑾纳了个男妾,把皇帝舅舅气得够呛,我并没替慕容瑾求情,他却在挨了几十板子之后对我理解地笑笑。

‐他知道,我不能表现得跟他过于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