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金银错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7章(第1页)

婉婉舒展着两袖,闭上了眼睛。光是暖暖的,照在脸上真舒坦。她痛快吸了口气,空气里有太阳的味道,伴着微风拂过脸颊,从没觉得身上这么轻便过。

&ldo;额涅。&rdo;身后传来澜舟的声音,&ldo;儿子课业都做完了,请额涅检点。&rdo;

她依旧沉浸,含笑说等会子,&ldo;我在晒太阳呢。&rdo;

她就像久涝后的花,迫不及待要汲取温暖。年轻的脸对着太阳,嘴唇红艳,睫毛纤长,皮肤太细嫩,在光下简直是半透明的。

澜舟卷着手里的册子问她:&ldo;什么是老爷儿?&rdo;

她说老爷儿就是太阳,&ldo;你们南方人不懂,北京有好些土语,要是没人解说,压根儿听不明白。像你跟人学戏呀,师傅说你&lso;唱早了&rso;,就表示调儿起高了。还有天桥上的把式,没什么手艺,靠一张嘴挣嚼谷,这也有个名目,叫&lso;平地抠饼&rso;。&rdo;

这些词儿确实听得少,澜舟歪着脑袋问:&ldo;额涅上过天桥吗?&rdo;

她唔了声:&ldo;没有,我也是听小太监说的。天桥上好多有意思的东西,等将来有机会,我带你和亭哥儿上那儿玩去。&rdo;

澜舟背靠抱柱发笑:&ldo;是额涅自己想玩儿吧?&rdo;

她也不掩饰,眯着眼说是,&ldo;我长到那么大,没怎么出过紫禁城。后来下降给你阿玛,也是从宫里到府里,一路上看见的全是水,没长见识。&rdo;说完回头看他,&ldo;我早就想问你了,王府里的人怎么都是北京口音呢?宇文家就藩两百多年了,要不是瞧着封地在南京,我还以为又回北京城了呢。&rdo;她笑着给他学,&ldo;啊懂啊,还有&lso;对过&rso;,&lso;胎气&rso;……南京话,听也听不懂。&rdo;

澜舟背着手说:&ldo;额涅不知道,府里太妃就是北京人。当初嫁给太王爷,带了二十多个陪房和仆从,这些人在府里扎了根,府里渐渐就盛行北方口音,连带着我们这些小辈儿都学着了。&rdo;

这些其实都是场面话,囫囵能jiāo代过去。事实上是宇文家每一代王爷,最后娶作大福晋的都是地道的北京人。不为别的,就是不能让后世子孙和京城断了联系。你要上京,要说话要jiāo际,都得和人沟通。紧要关头他说他的京白,你说你的吴语,ji同鸭讲,中间还得有个专门的通译,办事就费手脚了。不过终究是在南方生活,出门听的都是江南话,有些字眼儿不及正统北京人那么纯正,就像她说的老爷儿,平地抠饼,很多他都没听说过。

&ldo;太妃在南苑待得太久了,有时候也缺点味儿,往后儿子就跟额涅学吧……&rdo;

婉婉笑说:&ldo;打住了,就论这个学字儿,北京也分宅门音和胡同音。官话还念学,土话就念&lso;淆&rso;。我是长在宫里的,终归官话说得多,你要学最地道的,还得拜那些说戏的人当师傅。&rdo;她在他的总角上捋了捋,&ldo;依我说,学官话就成了,学得太正了,仔细人笑话你,把你当成天桥把式。&rdo;

她论到再高兴的地方,脸上的笑也是自矜的。澜舟病了两天,是她亲自在跟前照顾,因为瞧他小,病好之后也没让他搬出后院,什么嫡母庶子,根本不是他以前设想的那么工整严苛。她的脾气很随和,同谁都能好好相处,当然他阿玛是个例外。当初他就说步音阁不能留,他阿玛还想用她牵制步音楼,结果晃了晃神,把自己给坑了。

他挤出明媚的笑容来,&ldo;额涅在宫里闷得慌吧?chun天的时候做什么消遣?&rdo;

她想了想,&ldo;养鸽子,放风筝。北京人都爱放风筝,有的给风筝装上哨子和风灯,夜里送个蜈蚣上天,一晚上都热闹。可惜那些点了灯的风筝落下来,易引起大火,后来京城就禁止,不许再放了。&rdo;

他点点头,&ldo;不知底下人告诉您没有,后儿是阿玛千秋,王府里要设宴,请了戏班子唱灯晚儿。明儿府里庶福晋来给您磕头,请您回王府主持,儿子是想,得了闲儿,儿子陪您放风筝去吧,您喜欢什么样的,儿子命人现扎。&rdo;

婉婉听了,略顿了一下。说起宇文良时,真有十来天没见着他了。上回荣宝说钱塘江决了口,他上那儿堵缺口去了,怎么一去那么久,就再没有消息了……

她犹豫着问:&ldo;你阿玛的千秋,他人不在怎么cao办?&rdo;

澜舟眨着一双纯洁的大眼睛道:&ldo;阿玛今儿下半晌回来,怎么没人给您传话?&rdo;他说着就恼了,&ldo;底下人当的什么差,这么要紧的大事儿,都瞒着上头,什么意思!&rdo;

婉婉有点尴尬,是她不让他们通传宇文良时的消息的,所以千秋和他的动向,她一概不知道。

&ldo;额涅会赏脸吧?&rdo;澜舟仰着脑袋问她,&ldo;世人都知道我阿玛尚主了,他的生日您不出席,外头又不知怎么谣传呢。&rdo;

场面上自然是要过得去的,她也不能连自己应尽的义务都忘了。回身叫铜环:&ldo;吩咐余承奉一声,给王爷备份寿礼,后儿要用。&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