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装乖惯犯 (1v5)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13 春会第二日(第2页)

原来如此。

她莫名从他眼里识别出了仰慕。不待仔细解读,他便先告辞,与队友继续训练。

由于丁博庸对待她的态度更加亲切轻松,朱倪也自发地提供了更多服务,比如帮队员们捡球。同时她一心二用,但凡注意到什么有意思的细节就对着智能手环说话,让它传到面板上转换成文字。

公立与私立学校自然有很明显的资源区别。教练这方面就不用说了,吉星三中连初中部都能有专业教练指导已经算特例,宝海那样被半吊子的学姐学长带队才是惯例。另外自然还有赞助商、训练设备等区别。

即便如此,公立学校依旧更经常霸占春排的前五。

在朱倪的论文里,基于两所学校的巨大差异,成果更像是描述性研究。

现在把研究案例换成势均力敌的吉星三中和北原国际,她可以更好地做比较,并且根据上一篇得出的结果,继续探索为什么在春排里,公立学校的表现优于私立学校。

她盯着三中的球员们的垫球高度,又回想起宝海十一中的训练场地,走到丁博庸身边问了几句话。他的回答让她更加确信自己的想法,立刻写下笔记。

公立学校使用的体育馆大多屋顶不够高。这意味着球员们在训练时会更加注意接球的技巧,避免球弹到屋顶。

而私立学校大多有专门的体育馆,甚至专门的排球场。球员们适应了很高的屋顶,接起球来越高越好,让二传有更多时间跑动。

听上去私立学校占尽优势,实际上公立学校的球员却能做到更精准的传球,尤其是最顶尖的那一批。

所以今天三中又赢一场比赛也毫无意外。他们一定会进决赛的。

因为要把场地让出来给下一组选手,朱倪便跟着三中的人一起去到更衣室,听教练说些赛后总结。

宽敞的更衣室被近十个高个子占领后忽然显得拥挤。比起汗水味,更浓郁的是青涩的荷尔蒙。

喘着粗气的、流着汗珠的、一片红粉的人脸。如火焰般绚丽鲜艳的橙色球服。宽肩抬起,从下巴尖擦到下颌骨,让布料吸收水泽。弯腰拉扯完白色长袜,手掌重新覆盖到结实的大腿上。在倾听时无意识地掰动手指,发出响亮的喀喀声。

被注视的人倏地看了过来。

朱倪移开了眼神。

丁博庸让每个队员都说一句对比赛的感想,总结做得好和没做好的地方。于是朱倪又正大光明地看了过去,只见侯宗煜作为队长率先开口道:我今天进攻的手感不错,当然这是我们家二传的功劳。他对旁边的人露齿微笑,随即扭头望向教练,没做好的地方还是您来说吧。

然而丁博庸突然朝朱倪看去,鼓励她这位助理教练说出自己的看法。

朱倪思索了片刻。

她这两天看了不少比赛,见识到了不少优秀主攻手。但很多主攻手在前排打得越凶,在后排接球就接得越差。

侯宗煜强就强在他打得狠,接得准,而且心态也稳。以及,他才十五岁。

想得多,但说出口的话折半,夸得没那么直白。

都是好话啊,丁博庸故意拉长了脸,这可不行。

那我就说一个我观察到的缺点吧,她措辞委婉,鱼跃接球还可以再好一点。

丁博庸对她笑着点了点头,然后面无表情地朝侯宗煜举起战术板,在上面画了几笔。

岂止是鱼跃接球的问题,我就不跟你客气了。你遇到网上滚边球的反应还是那么慢!都跟你说了要往后场传,你把球直线往上打有什么用?还离网那么近?打算给对面也来个滚边球?

笑眯眯的教练摇身一变成为PUA大师,噼里啪啦地对侯宗煜输出了一大堆,而对方似乎早已适应,认认真真地接受了所有批评。

他不是唯一的受害者,丁博庸一视同仁地给每个人留下了毒辣的评语,坏话是好话的好几倍。

朱倪顿时明白了为什么侯宗煜能心态那么好。排除自身性格,这位教练一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她觉得丁博庸很有意思,出了更衣室后还和他聊了一会儿,并询问什么时候适合单独采访球员们。

他们待会儿计划要去市里面,估计没啥心思接受采访。你要不晚点儿来体育村吧?他说。

朱倪答应了,想起自己还要回D场做任务便与他道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