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筑梦太空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章 月地投掷(第2页)

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把提炼好的氦三,装在这样的高强的材料里面,利用月球引力只有气球16的事实,以投石机的方式,直接从月球向地球抛射。

第一步,从月球抛出去,脱离月球的引力;第二步,地球大气捕捉,进入地球引力环境。

方心阳的这个想法,在刚提出来的时候,是非常颠覆人类的认知的。

方心阳的这个提议,简单的来说,就是在月球把氦三能量球抛出去,在地球直接把这个能量球给接好。

方心阳材料和能源运输两个领域的顶级科学家。

他不管别人认为有多疯狂,也不管当时有多少专家和学者在批判。

带着包括蓝茱宜在内的氦三投掷实验室的成员,埋头苦干,通过一次又一次的科学实验,一步一步地证明了这个计划的可行性。

去月球做实地测试,是氦三投掷计划的最后一个环节。

这个测试做完之后,就将彻底颠覆地月能源运输渠道。

这将不仅仅是学术上的成功。

更将是这种新型专利材料的成功。

专利的背后,又是巨大的经济利益。

把氦三能源从月球运送到地球的费用,会变得连原来的1%都不到。

假设这个方案成功了,方心阳院士现在的地位,绝对不会比梁天总设计师低。

跟着方心阳一起做研究的地月投掷实验室主要成员,有一个算一个,也都会名利双收。

蓝茱宜并不是为了钱才做这些研究的,她是真的觉得,自己正在参与一个改变世界的研究项目。

要是没有2050年2月22日的那场高空解体,蓝茱宜就算没能和她的导师一样成为院士,怎么也得是个细分学科的带头人。

绝对不可能像现在这样,教授前面还带个副。

蓝茱宜可以不在意金钱和利益,却没办法不在意,自己这么多年的努力,就这么付诸东流。

方心阳院士在那场人类最惨痛的太空灾难中离世,实验室的每一个人,都是方心阳院士亲自培养的。

这些人,和方心阳一样,是十年如一日,为颠覆地月能源运输渠道而努力。

方心阳的离世,对实验室的损失肯定是惨重的,但月地能源投掷实验室并没有因此关停。

肯定会有一段时间的混乱和群龙无首。

这个时候,只要有一个德高望重的人出来坐镇。

比如方心阳院士的导师,人类移民火星计划的总设计师。

只要有这样的人,愿意稍微带上一带。

或者,哪怕只是给实验室找一些后续的投资。

原本就只差最后一步的月地能源投掷计划,顶多推迟一年,也一定能够实现。

参加完方心阳和戴冰艳的葬礼,蓝茱宜就直接去找了自己的“师公”。

她本是满心期待。

到头来,梁天非但没有帮忙,还主导直接关停了这个实验室。

又非常好心地给蓝茱宜这一帮人,安排好了非实验岗的教学工作。

月地能源投掷计划一取消,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能源运输,就一直沿用了月球基地最开始的运输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