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权力巅峰,当盛唐权臣转生现代后!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02章 马冬当上了副市长(第1页)

金秋十月,是收获的季节。

果树收获了果实,田野收获了粮食,马冬收获了乌纱——江城市的副市长头衔。官衔虽然只是个副县(处)级,但意义却不同,可以说,马冬从此才算踏上了真正意义上的仕途。

虽然在市政府的班子中马冬因非党而排名最后,但是其分管工作却炙手可热。除了分管他让出副局长位子的江城市公用事业管理局之外,还分管文化局、卫生局、教育局等几个部门。

新官上任三把火,马冬当然也不能例外,但他与别人烧火方式不同,不是去干工作抓业绩,而是送礼物拉关系。

在马冬看来,所谓的业绩,并非是那些视而可见的报表上的数据,而是工作之外的织网技术。被群众认可不重要,被同僚认可才重要,被上头认可更重要。

为此,马冬制定了交往策略:一般人物靠娱乐,重点人物送干货,特殊人物钱与色。

所谓一般人物,就是指那些级别相同的一般同僚。诸如,政府中的普通副市长、人大的副主任、政协的副主·席等等。尽管马冬也知道,以后少不了勾心斗角,但仍与这些人主动交往,只不过主要采用的是“喝喝小酒摸摸小手”的手段,再辅以吃喝玩乐以后的带上两箱饮料,拿上两条香烟的小恩小惠;

所谓重点人物,就是指在江城市有一定话语权的人物。诸如,市委常委中的普通常委、人·大·主·任、政·协·主·席等,与他们交往马冬则采用送较为贵重的礼物和一定数量现金的手段;

所谓特殊人物,就是指市委书记高平、副书记市长隋望山、专职副书记孙永康、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沈玉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清儒,以及和马冬一起提拔上来的副市长张昌。对这些人采用的手段,当然是送大钱和美人。

马冬的交往策略很实用,在江城他的关系网越织越密,然而,即便是这样,仍然有不待见他之人。

江城市现在的二号人物市长隋望山,就是那些不待见马冬的人群中的突出代表。

在提拔马冬的问题上,隋望山就持与大家相反的意见:坚决不同意把马冬提拔到副市长的位子上来。但由于高平、孙永康、沈玉海都同意,其他常委当然大部分也都站在高平一边,隋望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马冬上位。

说是隋望山一根筋也好,说是他使坏也罢,见常委会通过了马冬做为非党副市长的人选后,隋望山竟然找到了江城市人·大·主任曲威,想让他在人大选举时做一些代表的工作,从而阻止马冬的当选。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曲威表面上答应挺好的,在具体操作时做的却是相反的动作。

马冬早就打点好了其他那些常委、以及曲威,还有政协主·席王宾礼,所以,隋望山的阻挠是徒劳的。

马冬深知,在市政府班子的分工中,如果不是高平的干预,自己根本不可能有现在的权力,只是他没有弄明白,这个隋望山为何对自己如此有成见。

孙永康办公室。

“孙书记,听说您最近的身体不太好?”马冬把一万块钱放到了对方的桌子上,“也不知道给您买点啥,一点儿小意思。”

“马市长,你又破费!”孙永康非常习惯地将钱收了起来。

马冬开门见山地问孙永康,隋望山为什么要对自己有成见,而且自己怎么打点示好对方都不接受。

“孙书记,您说我也没得罪过隋望山啊,他当组织部长的时候,我没和他接触过;他当常务副市长的时候,虽然不分管我,我对他也很尊重。”

“我也挺纳闷,闵书记在这的时候,隋望山挺支持他工作的,从这一点上分析,根源不在闵书记那儿。会是什么原因呢?”孙永康也一个劲儿地摇头。